溫庭筠《玉蝴蝶?秋風(fēng)凄切傷離》原文
秋風(fēng)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溫庭筠《玉蝴蝶?秋風(fēng)凄切傷離》注釋
、行客:指出行,客居的人。
2、塞外:邊塞之外,泛指我國北邊地區(qū)。
3、雁:大雁。此處一語雙關(guān),暗喻行客書信。
4、芙蓉句:謂白嫩的臉已憔悴,如凋零的荷花。芙蓉:荷花。
5、楊柳墮(duò):謂新眉如柳葉飄落,楊柳:指柳葉。
6、搖落:凋殘。
溫庭筠《玉蝴蝶?秋風(fēng)凄切傷離》翻譯
遠游的人兒還未歸來,凄切的秋風(fēng)增添了離別的感傷。塞外的綠草已經(jīng)枯萎衰落,江南的大雁還遲遲不至。她思念遠人,這秋風(fēng)秋景就更讓人傷懷了。她那嬌嫩的臉龐像芙蓉一樣凋落了,新眉也像楊柳一樣枯落。景色的凋敝與人的憔悴融合在一起,她睹物思人,見到秋天里眾芳搖落的情景,心中充滿了悲傷?墒撬侨崮c寸斷的離愁別情,又有誰知道呢?
溫庭筠《玉蝴蝶?秋風(fēng)凄切傷離》賞析
《玉蝴蝶?秋風(fēng)凄切傷離》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詞作品,此詞描寫美人于秋風(fēng)蕭瑟之時,觸發(fā)對塞外征夫的相思之情。上片渲染凄涼的秋景氛圍!叭狻迸c“江南”對舉,“草先衰”與“雁到遲”互襯既拓展了空間,也從時間角度突出對征人,思婦遙相阻隔了無音信的慘狀!队窈?秋風(fēng)凄切傷離》是作者送別友人,秋日傷懷所做。
上片開頭二句,一寫往日離別,一寫今日望歸,雙起單承。“秋風(fēng)凄切傷離”,起句便切入本題:點出“傷離”二字,總起全篇;以“秋風(fēng)凄切”突出秋景的蕭索、凄清,烘托出抒情主人公無限凄涼的心境!靶锌臀礆w時”具體說明傷離的緣由。天涼了,行人還未歸來,叫人惦念,牽腸掛肚。由“傷離”到“未歸”,看得出女主人公其間經(jīng)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出語看似平淡,而詞情酸楚,韻調(diào)悲凄。后二句全由“未歸時”展開,寫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活動!叭狻本湟还P宕開,設(shè)想遠人所在的地域狀貌,“江南雁到遲”句由遠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連接遠人的書信,線條明晰,思遠情致描摹深透,一種細(xì)膩之情洋溢字里行間。 “草先衰”,“雁到遲”,足見地遠天遙。在時間與空間上回環(huán)跳躍,把殷切懷人的情意,表達得淋漓盡致。即以秋景烘托別離的悲傷!叭獠菹人,江南雁到遲,”二句托物寓情。思婦任從自己的想象,去捕捉“行客”的蹤跡。他可能到了遙遠的塞外而塞外早寒,現(xiàn)在該是衰草遍野,滿目枯黃了。“塞外”一句,實則仍從“秋風(fēng)凄切”而來,因秋風(fēng)的肅殺,故“草拂之而變色,木遭之而葉脫:“其色慘淡”、“其意蕭條,山川寂寥!保W陽修《秋聲賦》)在想象的悲涼的秋晨烘托下,抒情主人公傷離的情懷,更見哀婉。下句寫思婦急切盼望遠人婦來的心情。一“雁”字,語意雙關(guān):既是眼前南雁未來的實景;又有雁書未到的埋怨!暗竭t"二字,并非已到,而是還遲遲未到,人未歸,書信也不來,更使人感到悲戚,其實,大雁何時北上,何時南下根據(jù)氣候冷暖,向有大致固定的時間,不能以人的愿望而改變,即便這一年,大雁歸來的時間也未必真的就晚,完全是因為抒情主人公過于思念行客,才有這種純屬主觀的感覺。詞人這里寫“雁到遲”正是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焦急等待,“寫景而情在其中”(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將思婦”行客”早早歸來的內(nèi)在情感曲折而又強烈的表達出來。其實在那種交通極不發(fā)達的古代,遠出的人因種種意外而誤了歸期,不能按約定時間返家,是很正常的事。思婦盼人未歸,便盼雁書報信;可“質(zhì)書"也遲遲不到,她只得經(jīng)受與“行客”長期分離的煎熬,其內(nèi)心傷離的痛苦自然更深層。
過片句寫女主人公的形象:嫩臉憔悴,如荷花凋落,愁眉懶畫,皆因行客未歸,前兩句集中筆墨刻畫思女傷離而導(dǎo)致的身心之苦!败饺氐蚰勰"楊柳墮新眉”二句是說,女子原本白里透紅的嬌嫩如芙蓉的臉龐,已經(jīng)像凋敗的荷花顯得黯淡憔悴。原本彎曲細(xì)長的秀眉,也如枯萎的柳葉,失去了其固有的光澤和形狀。按說“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古代女子最美的標(biāo)準(zhǔn),這位女子的容貌如此不堪。這一方面證明了她的思念之苦,以致?lián)p傷精神;另一方面,說明女子因“行客未歸”而無心妝奩,不施脂粉,懶畫蛾眉,必然容顏憔悴。愛美是女子的天性,不管家境如何貧窮都攔不住女子對美的追求。古詩文中,多有女子借清水映面,采野花簪發(fā)的描寫。然而這位女子化妝并非為美而美,而是為了取悅心中所愛之人,愛人不在“誰適為容”《詩?衛(wèi)風(fēng)?伯兮》所以這兩句就不僅寫出了思婦傷離之情,而且寫出了她對愛人的忠貞。結(jié)尾二句,總攬全章,縱筆寫情:草木凋落的秋天,本來就使人悲涼,在思婦看來則更增愁情,而這種傷心的境況又有誰知道呢?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dāng)哭,哀思無限。結(jié)拍:“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重又回到首句“秋風(fēng)凄切傷”“離”的環(huán)境之中情景交融更顯離情別緒的纏綿強烈!皳u落”二字狀凋殘的秋景,如千古悲秋之祖宋玉的名句:“悲哉秋之為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薄冻o?九辯》搖落的秋景,渲染烘托著悲傷的情調(diào),眼前的秋景越是肅殺飄零,思婦的感情越是悲傷,甚至悲傷到了肝腸欲斷的地步!但是,此中的痛苦與寂寞有誰知道呢?“誰得知”最后三字,仍然是思婦希望她“未歸”的“行客”,得知她苦苦期盼的心情,早早歸來!但實際上,思婦即便悲苦腸斷,也是無人知道,無人同情,無人理解的。這就是女主人公最大的悲哀了。
這首詞卻與溫庭筠大多數(shù)的詞不同,它是以蕭索的秋景村托離情,將凄切的秋風(fēng)飄零的草木,都寫入詞中,情景交融,形成質(zhì)樸清峻的風(fēng)格,令人神傷的效果秋風(fēng)凄凄切切,最容易勾起人的離愁感傷,特別是想起那背井離鄉(xiāng)的遠行客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塞外的草兒早已經(jīng)枯黃,飛往江南的北雁卻遲遲未到:如芙蓉般嬌嫩的臉已經(jīng)凋謝,楊柳的葉子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的新綠顏色,被這秋風(fēng)吹拂著,殘敗不堪地墜落到地上,這些落葉讓人看了感到凄婉和傷悲。
溫庭筠,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yīng)。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贊賞這一聯(lián),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的詞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85658.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繼《長相思》原文及翻譯 賞析
對命運的哀嘆_詩歌鑒賞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白居易《望月有感》原文及翻譯賞析
三十六計之假道伐虢第二十四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