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原文及翻譯 賞析
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原文
【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
【其二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高酣發(fā)新謠,寧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照,洛洛清淫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其四
丹木生何許?乃在?山陽。黃花復(fù)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fā)奇光。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其五
翩翩叁青鳥,毛色奇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叁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其六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覆?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其七
粲粲叁珠樹,寄生赤水陰。亭亭凌風(fēng)桂,八干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diào)玉音。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不死復(fù)不死,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方與叁辰游,壽考豈渠央!
【其九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志。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fù)。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jīng)]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欽?違帝旨。?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長枯固已劇,?鶚豈足恃!
【其十二
鴟?見城邑,其國有放士。念彼懷王世,當(dāng)時數(shù)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xiàn)誠言,姜公乃見猜;臨沒告饑渴,當(dāng)復(fù)何及哉!
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翻譯
【其十直譯
精衛(wèi)嘴含小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深深的大海。 刑天揮舞著武器,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 同樣是生靈不存憂慮,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徒然胸懷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時刻怎可期待!
【其十大意
精衛(wèi)銜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如果徒然胸懷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時光又怎么會到來呢?
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賞析
《讀山海經(jīng)》是陶淵明的作品之一。
【其十
本詩原為《讀山海經(jīng)》詩的第十首,詩中歌頌了精衛(wèi)和刑天的堅強斗爭精神,寄托著詩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陶淵明對東晉的滅亡十分惋惜,對恭帝被弒痛心疾首。他不僅引用歷史故事,抨擊劉裕代晉,而且利用古代神話傳說,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緒。
詩的前半部分,歌頌了精衛(wèi)和刑天。“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衛(wèi)是炎帝少女死后化為的精靈,雖然身小力薄,卻“常銜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東!!拔⒛尽迸c“滄海”是一組多么強烈懸殊的對比,以微木填海何時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擔(dān)一石之移山。但詩人歌頌的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與矢志靡它的決心,只要有這種精神與決心終有成功勝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講的是刑天操斧執(zhí)盾不甘失敗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斷首,仍然揮舞牌,剛毅的精神長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這個“固”字點明刑天的“猛志”本為其生來所固有而永不衰竭,無論失敗還是死亡終不能使其消減。詩人在“精衛(wèi)”與刑天身上看到他們這種共有的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從而加以贊頌謳歌,就隱含著詩人自身也時時以這種精神自策自勵。
這首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進一步贊揚這兩個英雄頑強的斗志。盡管良機已失,徒懷雄心,但他們也不存憂慮,毫無悔意。通過精衛(wèi)和刑天的行動,寄托了自己的悲憤。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前二句寫“精衛(wèi)”與“刑天”如此剛毅的緣由!巴铩、“化去”即物化之意!拔锘币话阒杆郎兓。生與死不過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過是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兒??女娃變成精衛(wèi),刑天變成乳目臍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無論銜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敵,都能無慮而不悔。詩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學(xué)觀點激勵自己無慮不悔的斗爭意志。最后二句是詩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嘆精衛(wèi)與刑天徒然存在著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償?shù)臅r機豈能等到?實際上是詩人慨嘆理想的無法實現(xiàn)。前人認(rèn)為此二句是詩人的自白之語。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響,陶淵明和已死去的晉朝,感情上有割不斷的萬縷千絲。劉裕上臺后誅殺異己的行為更使他不滿于劉宋政權(quán)。因此,不能正確認(rèn)識劉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歷史上起的積極作用。這正是詩人的局限。但他反對劉裕代晉和憎惡時代黑暗、政治殘酷是緊緊相聯(lián)系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批判劉宋政權(quán),也是批判腐朽的東晉社會的繼續(xù)。
這首詩寫法曲折,意義較為隱晦,風(fēng)格和情調(diào)與以上所選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詩人托物寄興、精練含蓄,說理議論自然妥帖的特點。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都是古代兵器,類似斧子。后來“戚”被借作表示心情悲傷的意思,可以寫作“戚”,也可以加個忄字旁,寫作“?”,如李清照《聲聲慢》“凄凄慘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00976.html
相關(guān)閱讀:杜甫《題鄭縣亭子》原文及翻譯 賞析
張籍《雜曲歌辭?遠(yuǎn)別離》原文翻譯 賞析
辛棄疾《玉樓春?戲賦云山》原文翻譯及賞析
你重又激蕩,瘋狂的心靈_詩歌鑒賞
宋史?沈括傳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