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水龍吟?素丸何處飛來》原文
素丸何處飛來,照人只是承平舊。兵塵萬里,家書三月,無言搔首。幾許光陰,幾回歡聚,長教分手。料婆娑桂樹,多應(yīng)笑我,憔悴似,金城柳。
不愛竹西歌吹,愛空山、玉壺清晝。尋常夢里,膏車盤谷,?舟枋口。不負(fù)人生,古來惟有,中秋重九。愿年年此夕,團(tuán)欒兒女,醉山中酒。
元好問《水龍吟?素丸何處飛來》翻譯
待更新
元好問《水龍吟?素丸何處飛來》賞析
《水龍吟?素丸何處飛來》是金代文學(xué)家、詩人、歷史學(xué)家元好問的詞作。這首詞在化用前人成句、典故,借以抒發(fā)自己之情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表達(dá)效果。
自公元23年(金宣宗貞?元年)以來,元好問因避兵亂而幾經(jīng)輾轉(zhuǎn)。顛沛流離,移家登峰后才稍微安定。孤身一人在汴京為官,夜深難眠,偶一舉頭,才知又到了中秋!開頭二句“素丸何處飛來!憋h逸而至,素丸依舊,和承平時候一樣,然物是人非。披一身皓月,想“家書三月”,卻只能“無言搔首”。詞人化用為人們所熟知的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更簡潔地傳達(dá)出自己的感受。“幾許光陰,幾回歡聚”,由家書而陷入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其樂融融的溫磬氣氛似乎就在身邊,觸手可及。然唱隨一筆“長教分手”,卻原來是離亂分散后的偶聚,卻原來是小聚后又一次長別,續(xù)來不由人不頓過悲涼!此日月圓,再憶歡聚,悲何以堪!作者說:“婆娑桂樹”又怎能不笑我憔悴二容顏呢?
元好問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02556.html
相關(guān)閱讀:后漢書?陳俊傳原文及翻譯
江淹《別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帷
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