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大字陰符經(jīng)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jīng)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jīng)原文

上篇

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fā)殺機,移星易宿。地發(fā)殺機,龍蛇起陸。人發(fā)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fā),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鹕谀,禍發(fā)必克。奸生于國,時動必潰。知之修之,謂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比酥渖裰,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數(shù),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愚,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推而變化順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盡乎象矣。

起居郎臣遂良奉?書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jīng)簡介

傳世《陰符經(jīng)》共有三種,即草書、小楷和大楷。一般認為草書本不可信,因為褚遂良很少寫草書?瑫,墨跡本,共96行,計46字,傳唐代褚遂良寫于唐永徽五年(654)。鈐有“建業(yè)文房之印”、“河東南路轉運使印”等鑒藏印。其書字筆畫瘦勁,但結體寬博,尚保留隸書的筆意。小楷本和大楷本皆有說法,難以斷真。其中,小楷本的楷法端妍,《越州石氏帖》有摹刻,字體細小如“蠅頭”,行字茂密又疏朗舒適,從嚴謹?shù)墓P法中可見魏晉之風韻。而大楷本則筆力勁健,形態(tài)多姿,風流倜儻,沉著而暢展。此外《大字陰符經(jīng)》有許多楷的筆意,如起筆直下與收筆的引帶都加強了字內(nèi)的聯(lián)系,使其更為生動活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06660.html

相關閱讀:鹽鐵論?卷五?相刺第二十
白居易《白云泉》原文及翻譯賞析
李商隱《富平少侯》原文及翻譯賞析
杜甫《高都護驄行》原文及翻譯 賞析
生成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