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秦觀《泗州東城晚望》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秦觀《泗州東城晚望》原文

渺渺孤城白水環(huán),舳艫人語夕霏間。

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

柳永《泗州東城晚望》注釋

、泗州:舊城在淮水邊上,又稱泗州臨淮郡,在今江蘇省盱眙縣西北,清代康熙年間(662-722)已沉入洪澤湖。

2、渺渺:水遠的樣子。

3、白水:指淮河。

4、舳艫(zhú lú):指船。舳,船后舵;艫,船頭。

5、夕霏:黃昏時的云氣煙霧。

6、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7、淮流:淮水。

8、轉處山:指泗州南山。

秦觀《泗州東城晚望》翻譯

白色的河水環(huán)繞著的泗州城,孤零零地,顯得那樣邈遠。黃昏迷?的輕霧下,船兒靜靜地停泊著,不時地傳來舟人的語談。成片的樹林上空浮現(xiàn)著一抹黛影,青翠如畫;我想,它一定就是那座淮水轉折處的青山。

秦觀《泗州東城晚望》賞析

《泗州東城晚望》是北宋文學家,詞人秦觀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景詩,此詩前兩句著重寫水,三四兩句著重寫山,主要描述了夕陽西下之后的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向往一種朦朧而不虛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

這首詩畫面的主色調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紅大紫,也不是教人感傷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層薄薄的霧靄,詩人從而抓住了夕陽西下之后的景色特點,造成了一種朦朧而不虛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這種境界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是一致的。詩人當時站在泗州城樓上,俯視遠眺,只見煙靄籠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條婉蜓的白帶,繞過屹立的泗州城,靜靜地流向遠方;河上白帆點點,船上人語依;稍遠處是一片叢林,而林梢的盡頭,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轉彎處的山巒。

前兩句著重寫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題目中“晚望”二字,又與后一句的“夕霏”呼應,然后托出淮水如帶,同孤城屹立相映襯,構成了畫面上動和靜、縱和橫的對比。舳艫的原意是船尾和船頭,在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詩人可能是嫌全詩還缺少訴諸聽覺之物,所以特意點出“人語”二字。這里的人語,不是嘈雜,不是喧嘩,而是遠遠飄來的、若斷若續(xù)的人語。它即使全詩的氣氛不致于沉悶,又使境界更為靜謐。

三四兩句著重寫山。在前一句中,詩人不從“山”字落筆,而是寫出林后天際的一抹青色,暗示了遠處的山巒。描寫山水風景的絕句,由于篇幅短小,最忌平鋪直敘,一覽無余,前人因此這樣總結絕句的創(chuàng)作經驗:“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huán)!睂Υ酥小叭痢,詩人深有體會。在他筆下,樹林不過是陪襯,山巒才是主體,但這位“主角”姍姍來遲,直到終場時才出現(xiàn)。詩的最后一句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繞青山的畫面,至于此山本身如何,則不加申說,留待讀者去想象,這正符合前人所謂“句絕而意不絕”的要求。

秦觀的詩詞作品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612830.html

相關閱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季節(jié)_詩歌鑒賞
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
拉伊莎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