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錢起《藍田溪與漁者宿》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錢起《藍田溪與漁者宿》原文

獨游屢忘歸,況此隱淪處。

濯發(fā)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憐垂綸叟,靜若沙上鷺。

一論白云心,千里滄州趣。

蘆中野火盡,浦口秋山曙。

嘆息分枝禽,何時更相遇?

錢起《藍田溪與漁者宿》翻譯

待更新

錢起《藍田溪與漁者宿》賞析

《藍田溪與漁者宿》是唐代詩人錢起的詩詞作品,是一首五言古詩,此詩以漁夫為題材的詩作,表達了作者向往隱居的情趣。如要寫相遇之人,多寫漁者、樵者、耕者,而很少如錢起這樣寫與隱居的漁者同宿的。錢起這樣寫,增強了人們對隱者的生活與情志的真實感,同時從詩人吐露的與漁者同宿的投契、眷念上,表現(xiàn)了他的胸襟。

此詩的前六句寫愛漁者的居住地。詩人漂游在外,到了藍田溪漁者的住處,覺得找到了自己追尋的理想境地。本來就是“獨游屢忘歸”的,何況此時到了一個隱者棲息的地方,則更感到得其所哉。這里有清泉明月,有隱逸高士,境合于心,人合于情,自然更是心愜神怡了。詩人描寫對藍田溪的喜好,層層推進,“況此隱淪處”,意為更加“忘歸”,繼而以水清可以濯發(fā),月明使人留戀,進一步說明隱淪處的美好。

最后以“更憐垂綸叟”,更愛那老漁翁,歸結到愿和漁者同宿的期望上。隱處的好,就在于這里“清”、“明”、“靜”,作者將這些意念以特有的景物予以編織,構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圖景。

詩的中間四句寫與漁者宿的樂趣。詩人與漁者宿,并不是因為旅途無處可棲,而是清夜長談,得到了知音。談論之中,漁者飄然物外的情懷,千里滄洲的樂趣,使自己心向往之。詩人與漁者同宿,縱談隱居之道,遁世之樂,不覺野火燒盡,東方破曉。可見兩人通宵煮水烹茗,暢談不休,其樂融融。

最后兩句寫與漁者不忍分別之情。詩人為此時分手如飛禽各棲其枝而嘆息,不知何時再得相遇,惆悵不已。由此又將與漁者宿的感情推進一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27658.html

相關閱讀:鹽鐵論?卷二?論儒第十一
后漢書?來歙傳原文及翻譯
后唐莊宗李存勖簡介
森林_詩歌鑒賞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