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潛《宿龍興寺》原文
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綦毋潛《宿龍興寺》注釋
、龍興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西南。
2、香剎:寺院。此指龍興寺。
3、忘歸:忘返。
4、方丈室: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5、比丘:和尚。
6、心:禪心。
7、青蓮:青色蓮花,佛書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來講佛法。
8、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綦毋潛《宿龍興寺》翻譯
造訪龍興寺,夜深忘記了歸去;青青古松樹,掩映佛殿的大門。方丈室里寬敞干凈,燈火通亮;和尚披衣系著佛珠,吟誦詩文。心地像陽光般明亮,純潔透明;佛法如蓮花般圣潔,微妙清靜。天女撒下的花朵,飄落佛前;銜花翻飛的鳥兒,離去無聲 。
綦毋潛《宿龍興寺》賞析
《宿龍興寺》是唐代詩人綦毋潛的作品,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是詩人在龍興寺過夜有所感而作。此詩描繪了龍興寺夜晚的美景以及詩人對佛門凈地的虔誠向往。全詩內(nèi)容貼切自然,手法不落俗套,運筆從容、精確。
此詩把夜宿龍興寺的所見所聞與詩人領(lǐng)悟到的佛法佛理結(jié)合了起來,一方面采用描寫,敘事的手法,極力表現(xiàn)龍興寺所見所聞的人物、風(fēng)景,達(dá)到抒禪趣、寫禪境的境界。另一方面采用議論、抒情的手法,“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達(dá)到述佛理、現(xiàn)禪意的目的。
首聯(lián)說“天色將晚時”欲往龍興寺投宿??“香剎夜望歸,松清左殿扉”。許多詩人喜歡描寫夜晚富有情調(diào)的景致,少了夜色,景物仿佛就沒了靈魂。綦毋潛也選取了夜空下寶剎靜謐肅穆的美景,詩人未多加修飾就描繪出樹木掩映的寺院在夜幕籠罩下的神秘幽靜了。清風(fēng)拂著松林,詩人探頭向?qū)毜罾飶埻姟盁裘鞣轿氖,殊系比丘衣”一時間,強(qiáng)烈感受了寶剎里的穆然氛圍。頸聯(lián)寫僧人日常生活:“白日傳心靜,青蓮喻法微!彼麄儼兹绽锟趥餍慕(jīng),夜晚打坐修煉。詩人從未這樣近距離接觸過僧人生活,滿心的敬仰之情從字里行間透出。尾聯(lián)謂當(dāng)此之際,詩人深為佛門感化!疤旎洳槐M,處處鳥銜飛”純屬造境,“天花”是佛教用語,暗示佛門清音,沐浴了詩人的凡俗之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61596.html
相關(guān)閱讀:戰(zhàn)國策?秦二?齊助楚攻秦
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全文及翻譯
誰知道呢?_詩歌鑒賞
王維《田園樂》原文及翻譯 賞析
頌歌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