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溫庭筠《酒泉子?羅帶惹香》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溫庭筠《酒泉子?羅帶惹香》原文

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

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

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jié)。

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

溫庭筠《酒泉子?羅帶惹香》注釋

、酒泉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督饖Y集》入“高平調(diào)”。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闋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2、“羅帶”二句:謂帶香的羅帶上還系著相別時所贈的紅豆。羅帶:古時婦女束腰的絲織帶,可結(jié)同心,象征定情,故又是情人贈別的物件。惹:引,這里有帶來之意。紅豆:即相思子。《古今詩話》:“相思子圓而紅。昔有人歿于邊,其妻思之,哭于樹下而卒,因以名之!蓖蹙S《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又,湯本無“紅”字。

3、金縷:金絲。此指衣服上的金絲繡紋。一說指女子面妝。

4、楊:《花間集》作“陰”。

5、歇:散發(fā)。顏延年《和謝靈運》:“芳馥歇蘭若,清越奪琳?!绷斫猓盒铄,形容幽深的草叢。又解:歇,泄也,謂氣泄無余也,即芳草長勢極盛,已停止生長。

6、柳:湯本作“枕”,誤。

溫庭筠《酒泉子?羅帶惹香》翻譯

羅帶帶來芳香,還系著分別時送我的相思豆。金絲線早已磨舊而淚痕總是新的,再難接續(xù),那斷腸般的離愁。一對對嬌燕,呢喃親語在梁間檐頭,恰似去年我們歡愛的時候。春色更加濃綠,春草的芳香分外清幽,飛舞的柳絮伴隨著我的愁緒。

溫庭筠《酒泉子?羅帶惹香》賞析

《酒泉子?羅帶惹香》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詞作品,此詞具有詞旨哀怨,色澤朦朧,語言精妙,意境深沉的特點。全詞雙片四十一字,上片寫羅帶、紅豆、金鏤等與主人公有關(guān)之物,睹物思人,表現(xiàn)主人公的凄苦之情;下片寫雙燕、綠楊、芳草、柳花等于節(jié)候變化有關(guān)之景,觸景生情,反襯主人公孤獨與悲傷的心境。

這首詞寫別情,是一首傷春懷人之詞,寫得清新可喜,文意流暢。

上片直吐衷腸。首二句寫睹物思人,別后余香猶在,紅豆長系,以表不忘!傲_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绷_帶引來芳香,還系著相別時所贈的紅豆。羅帶和紅豆都是象征愛情的信物,這里暗示著一對戀人的離別和相思,寫得直截了當(dāng)而又含蓄有味。末三句寫相思之情,“淚痕新”寫別情深切,“金縷舊”寫別時長久,“斷離腸”寫相思痛苦。淚痕日日流,所以“新”;金縷花飾已無心收拾,所以“舊”;離別之情痛苦,所以斷。這一“新”一“舊”,又暗示離別之久,相憶之深,再加上“斷離腸”三字,更有分量。

此詞一反先寫景后抒情的通例,上片可以說是直賦別情,下片卻轉(zhuǎn)入景語,寫眼前景,以景托情!耙浑p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jié)”,既是對往年此時兩情融洽的懷戀,又是眼前景色的實錄,暗喻著自己的孤寂;猶言雙燕呢喃依舊,而人卻天各一方!斑是”二字,影射著物是人非之意。于是引起詞中人更深的回憶:“綠陰濃,芳草歇,柳花狂。”這是一派暮春的景象,其中的情緒似乎更加迷茫了。盡管這里不直接賦寫離別之事,而將別恨寄寓在這“草歇花狂”中,由景物興發(fā)的憶別情味很濃,達到言雖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此詞具有詞旨哀怨,色澤朦朧,語言精妙,意境深沉的特點!熬G陰濃,芳草歇,柳花狂”,是含有復(fù)雜情事的景語,用在全詞的結(jié)尾,尤覺雋永。

溫庭筠,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yīng)。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贊賞這一聯(lián),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的詞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79066.html

相關(guān)閱讀:她走在美的光影里_詩歌鑒賞
戰(zhàn)國策?楚一?韓公叔有齊魏
天地莫施恩,施恩強者得
控制_詩歌鑒賞
武則天《臣軌》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