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納賢原文
初,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yè),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嘗與公孫瓚同師事盧植,由是往依瓚。瓚使備與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為平原相。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備周旋,不避艱險。常山趙云為本郡將吏兵詣公孫瓚,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
劉備納賢注釋
、以……為業(yè):將……作為職業(yè)
2、顧:回頭看
3、形:表現(xiàn)
4、師事:以師禮相待
5、由:因
6、是:此
7、使:派
8、因:于是
9、以:憑借
0、為:擔任
、寢:睡
2、周旋:交戰(zhàn)
3、將:率領
4、少:年少
5、詣:拜見
劉備納賢翻譯
當初,涿郡人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幼年喪父的劉備十分貧窮,與母親一起以販賣草鞋作為職業(yè),劉備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時超過了膝蓋,回頭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懷大志,很少說話,喜怒不輕易表現(xiàn)在臉上。他曾經(jīng)與公孫瓚一起在盧植門下拜師學習,因此前往投靠公孫瓚。公孫瓚派劉備和田楷奪取青州,他們立下了戰(zhàn)功,于是就讓劉備擔任平原相一職。劉備年輕時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十分友好,他與這兩人睡在同一張床上,之間的感情就像親兄弟一樣,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的時候,都整天站在劉備身邊侍衛(wèi)他。他們跟隨著劉備一起與敵人周旋,不逃避艱難險阻。常山趙云率領自己的隊伍前去拜訪公孫瓚,劉備見到趙云后,以趙云的膽識為奇,真誠用心地去和他結(jié)交。趙云于是就隨劉備到平原,為劉備統(tǒng)領騎兵。
劉備納賢啟示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善于海納百川。
劉備能夠從一支不起眼的武裝力量發(fā)展到天下三分占其一,很大原因在于他善于聚人,在他身旁聚集了一大批棟梁之才。文有諸葛、龐統(tǒng)、馬良、蔣琬之謀,武有關、張、趙、馬、黃之勇,蜀漢可謂人才濟濟。三顧茅廬,摔兒馬前,可見劉備對納賢的執(zhí)著,以及一統(tǒng)天下的心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713554.html
相關閱讀: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一七四七年伊麗莎白 彼得羅夫娜女皇登基日頌(節(jié)選)_詩歌鑒賞
閑蕩的姑娘_詩歌鑒賞
戰(zhàn)國策?韓三?建信君輕韓熙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原文及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