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漢書?賈誼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漢書?賈誼傳原文及翻譯

漢書?賈誼傳原文

賈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乃征以為廷尉。廷尉乃言誼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誼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誼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誼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舊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然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自誼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誼追傷之,因以自喻。誼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鵬飛入誼舍,止于坐隅。鵬似?,不祥鳥也。誼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蹦税菡x為梁懷王太傅。懷王,上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誼傅之。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誼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時丞相絳侯周勃免就國,人有告勃謀反,逮系長安獄治,卒亡事,復爵邑,故賈誼以此譏上。上深納其言,養(yǎng)臣下有節(jié)。

孝武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賈嘉最好學,世其家。

劉向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過也。使時見用,功化必盛。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漢書?賈誼傳翻譯

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shù)亍峭⑽緭魏幽峡な貢r,聽說賈誼才學優(yōu)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并非常器重。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xiāng),又曾向李斯學習過,于是就征召他擔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說他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這樣,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

當時賈誼二十多歲,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博士們都認為賈生才能杰出,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nèi)就升任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應該改正歷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于是他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于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而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quán),把政事弄得一團糟。”于是漢文帝后來就疏遠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太傅。

因為被貶而離開京城,賈誼的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賈誼緬懷屈原,因為他的遭遇而感傷,并把他與自己相類比。賈誼在擔任長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鳥飛進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邊。?鳥的外形跟貓頭鷹一樣,被認為是一種不吉祥的鳥。賈誼因為被貶到長沙,而長沙又地勢低洼,氣候潮濕,所以自認為壽命不長,悲痛傷感,就寫下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賈誼,就把賈誼召回京城。到了之后,就進去拜見文帝。當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也就乘機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后,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見賈誼了,自認為能超過他,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如他!边^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他老師。后來梁懷王因騎馬不慎,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留下后代。賈誼認為這是自己作太傅沒有盡到責任,非常傷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三歲。

之前,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國家的制度比較寬松。賈誼多次上疏皇帝,陳述他對國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設。當時,丞相周勃被免職而回到他的封地,有人告密說周勃要謀反,于是周勃就被抓起來,并被押到長安的監(jiān)獄里面進行審問,最后證明周勃沒有謀反一事,就讓周勃的爵位和封地重新恢復。賈誼通過這件事去勸諫漢文帝,漢文帝完全接納賈誼的觀點,并按照禮節(jié)對待大臣。

漢武帝即位,提拔賈誼的兩個孫子任郡守。其中賈嘉最為好學,繼承了賈誼的家業(yè)。

劉向說:賈誼對三代和秦朝之所以太平和暴亂的原因相關(guān)論述,十分的得體,切合國家的實際情況,即使是古代的伊尹、管仲,也不可能比他高明多少。假如當時能夠被重用,他必定能建立偉業(yè),但是他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這是十分叫人悲痛的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727182.html

相關(guān)閱讀: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二十章原文及譯文
彌達斯_詩歌鑒賞
韋應物《古劍行》原文及翻譯 賞析
愛國詩歌:歲暮雜感_愛國詩歌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