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山枇杷》原文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jié)。
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jié)。
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
因風(fēng)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
亞水依巖半傾側(cè),籠云隱霧多愁絕。
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
?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
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
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
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
天高萬里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
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冷坐權(quán)門咽。
元稹《山枇杷》翻譯
待更新
元稹《山枇杷》賞析
《山枇杷》是唐代詩人元稹的詩詞作品。元稹(779年-83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chuàng)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為人效仿。其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yōu)美,刻畫細致,為唐人傳奇中之名篇。后世戲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創(chuàng)作出許多戲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等。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F(xiàn)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00 卷。
元稹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xué)杜而能變杜,并于平淺明快中呈現(xiàn)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jié)刻畫真切動人和劉猛、李余《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9首,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致生動,不同一般艷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chuàng)始者!冻旰擦职讓W(xué)士〈代書一百韻〉》、《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均依次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這種“次韻相酬”的做法,在當(dāng)時影響很大,也很容易產(chǎn)生流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767993.html
相關(guān)閱讀:史記?管蔡世家原文及翻譯
馬因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后漢書?列傳?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原文及翻譯
張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原文翻譯 賞析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