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這兩句是說,張良早年未隨赤松子學(xué)仙,是因為有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大志,黃石公幫他實現(xiàn)了志愿。詩人似以張良自比,時安祿山已占洛陽,長安危在旦夕,詩人欲效張良故事,立功報國,可惜無“黃石公”幫他實現(xiàn)志愿,深感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出自李白《扶風(fēng)豪士歌》

扶風(fēng)豪士歌
洛陽三月飛胡沙⑴,洛陽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⑵,白骨相撐如亂麻⑶。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⑷。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梧桐楊柳拂金井⑸,來醉扶風(fēng)豪士家。
扶風(fēng)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將軍勢⑹,飲酒豈顧尚書期。
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fēng)吹。
原嘗春陵六國時⑺,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
撫長劍,一揚眉⑻,清水白石何離離。
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⑼。

注釋
⑴胡沙:胡塵,指安祿山叛軍。飛胡沙:指洛陽陷入安祿山叛軍之手。
⑵天津:橋名。天津橋,在縣北四里。隋大業(yè)元年初造此橋,以架洛水,田入纜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然洛水溢,浮橋壞,貞觀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為腳!稜栄拧“箕、斗之?為天漢之津”,故取名焉。故治在今洛陽西南洛水上。波赤血:流水為血色染紅,謂胡兵殺人之多。
⑶“白骨”句:謂尸首遍地之意。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安祿山攻陷洛陽,殺人如麻,骸骨成堆。
⑷道路賒:道路長遠。賒:遠。
⑸金井:井口有金屬之飾者。
⑹“作人”句:作人,為人。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diào)笑酒家胡。”此句反其意而用之,謂扶風(fēng)豪士為人不依仗權(quán)勢。
⑺原嘗春陵:指戰(zhàn)國時四公子: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⑻“撫長劍”二句:詠自己才能非同一般!睹献·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dāng)我哉?”
⑼“張良”二句:據(jù)《史記·留侯世家》,張良懷抱著向強秦復(fù)仇的志向,在沂水橋上遇見黃石公,接受了《太公兵法》一編。后來,他輔佐漢高祖劉邦,立下了不朽之功。天下大定后,他不貪戀富貴,自請引退,跟著赤松子去學(xué)仙。這里作者以張良自比,暗示自己的才智和抱負。

譯文
暮春三月飛沙揚,安史胡兒太猖狂,
城中百姓怨連天,哀號不絕斷肝腸。
天津橋下血成河,赤波嗚咽淚不干,
郊外白骨壘成山,南隱東南我奔遷。
豈料道路盡充塞,難壞淪落士一員。
直奔吳地避戰(zhàn)亂,旭日東升曙光顯,
驚起鳥雀噪一片,開門掃除喜漣漣。
梧桐初發(fā)柳絮飛,雕飾華麗美井欄。
好景如畫人歡暢,醉臥扶風(fēng)豪士衙。
天下奇士多直爽,與我意氣投又羨,
做人不以他人勢,情誼深重可移山。
香風(fēng)歡愉客心暖,好客鄉(xiāng)俗照膽肝。
忽想戰(zhàn)國養(yǎng)士人,原嘗春陵四先賢,
真誠待士美名揚,堂中食客人數(shù)千。
今日君效前人樣,禮賢下士情意長。
我撫長劍謝主忙,脫帽歡笑表衷腸。
飲君美酒歌一曲,來日報恩效張良。

賞析
《扶風(fēng)豪士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的第二年春天。此詩是為感謝“扶風(fēng)豪士”的盛情款待而寫的,并借以傾吐自己的懷抱。詩分三層:前四句敘事,寫世亂的時代背景;中十六句主寫豪士;最后九句自書胸臆,并激勵豪士為國家靖亂貢獻力量。全篇重點在一“豪”字,寫豪士,也寫自己的豪情壯志。全詩既沉著頓宕,又氣概非凡,前后三層都是抒情,銜接無痕,用典精審,縱橫捭闔,既豐富了詩的內(nèi)涵,又增添了詩的感染力。

此詩一開始,直寫時事:“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這一年的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洛陽成了叛軍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橋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報國無門,空有一身匡世救國之心的詩人李白無奈只能奔往東南吳地以避戰(zhàn)亂。
就在這時,李白遇到了“扶風(fēng)豪士”。“東方日出啼早鴉”以下十句,描寫在豪士家飲宴的場景。這一段寫得奇宕,就是敘事過程和描寫場景有很大的跳躍與轉(zhuǎn)換。經(jīng)這一宕,轉(zhuǎn)出一個明媚華美的境界,這是閑中著色:四句贊美環(huán)境,四句贊美主人,兩句贊美盛筵。這些詩句并不意味著李白置國家興亡于不顧而沉溺于個人安樂,而不過是即事即景的一段應(yīng)酬之辭罷了。從章法上說,有了這段穿插,疾徐有致,變幻層出。
李白并沒有在酣樂中沉醉。鋪敘過后,轉(zhuǎn)入抒情:“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這里舉出戰(zhàn)國四公子,用以引發(fā)下面的自我抒懷。在戰(zhàn)國那個動亂的時代,戰(zhàn)國四公子各自蓄養(yǎng)了數(shù)千門客,其中不乏杰出人物。信陵君門客重義氣,輕死生,以大智大勇協(xié)助信陵君成就了卻秦救趙的奇勛,千秋萬代,為人傳誦。此時又逢罹亂,李白很想效法他們,報效國家。眼前這位扶風(fēng)豪士雖然不能給李白提供立功報國的現(xiàn)實機會,但他“開心寫意”以待李白,使李白頓生知遇之感,禁不住要將胸中事一吐為快。“明日報恩知是誰”一句極為自負,大意是說:我今天受了你的款待,明日定要干出一番事情來教你瞧瞧!詩人故意用了反詰語氣,將下文引出:“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末段表明心跡,一片真誠。南朝陳代詩人江暉有句:“恐君不見信,撫劍一揚眉。”(《雨雪曲》)古樂府《艷歌行》有句:“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李白化用其語,以“三三七”的句法出之,“清水白石”比喻心地光明,“脫吾帽”四句益發(fā)爛漫,活畫出詩人率真的天性。接著,以張良為喻。李白把張良的事跡倒轉(zhuǎn)過來,說“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這兩句的大意是:我之所以沒有象張良那樣隨赤松子而去,是因為功業(yè)未成,國難當(dāng)前,我更得報效于國家。耿耿此心,黃石公可以明鑒。
李白七言歌行自由揮灑、不暇整飭,詩人的思想往往只包含在某些片斷和句子中!斗鲲L(fēng)豪士歌》以系念時事發(fā)端,以許國明志收束,這正是詩的本旨所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770091.html

相關(guān)閱讀: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端午節(jié)的詩句
有關(guān)描寫個人胸懷抱負的古詩詞名句
“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崩畎住豆鸬钋铩啡婅b賞
普天樂?詠世 張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