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譯文] 遠處的一江春水流淌不息,如果用淚水可以排解憂愁,恐怕我需要流的,不止這一江春水……
[出自] 秦觀 《江城子》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節(jié)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釋:
(1)西城:指汴京西鄭門一帶,多種垂楊,金明池在其西北。系歸舟:指楊柳而言。劉禹錫《楊柳枝》:“長安陌上無窮樹,只有垂楊管離別。”晏幾道《梁州令》:“南樓楊柳多情緒,不系行人住。”“西城”三句:寫看見早春柳絲輕柔,觸動自己的離恨,因而流淚不止。
(2)朱橋:指金明池上朱漆橋梁!稏|京夢華錄》卷七:“西去數百步乃仙橋,南北約數百步,橋面三虹,朱漆闌?(shǔn)”。碧野朱橋:指游樂之地。
(3)韶華:青春年華。
(4)便做:便使,就使。

譯文1:
早春的西城外,楊柳如絲般的輕柔,牽動游人離別的憂愁,撲簌簌的淚難收。還記得當日多情,曾為情郎一系歸舟。碧野紅橋邊的踏青泛舟已成過去,如今感傷人不見,江水空自流。
  美好的時光不會為少年停留,離恨悠悠綿長,簡直是無止無休!柳絮飄飛的落花時節(jié),我又登上了江樓。即便是眼前浩浩的春江都變做淚水,也流不盡我這無盡的離愁!

譯文2:
春風拂動,西域的楊柳百般柔美,讓人不免想起曾經的溫柔,以及無可奈何的離別,繼而淚水奪眶,身不由己. 還記得當年在這柳樹下為歸來的你系上船繩,綠的田野,紅的橋,一切都歷歷在目,可惜再也找不到你的影子.只有這里的水依舊流淌.
年少的人啊,浪費了多少美好時光,只知道無緣無故的哀嘆惆悵. 在柳絮漫天,花落繽紛的時候,登上高樓遠眺,遠處的一江春水流淌不息,如果用淚水可以排解憂愁,恐怕我需要流的,不止這一江春水……

賞析:
此詞寫貶謫之哀情。紹圣元年(1094)春,秦觀坐黨被貶,行前重游西城金明池、瓊林苑,觸景生情,憶起當年游園,不禁悲從中來,遂有感而發(fā)。上片由楊柳弄柔引動離愁,并進而追懷往事。當日西城宴集,碧野朱橋,群賢畢至;而今物是人非,只有流水依舊。下片感嘆韶華易逝,徒留悲恨。遠行之際,登高一望,只見飛絮飄飄,更添愁懷。結句以春江喻淚、喻愁,愁情難堪,愁恨難忍,愁思至極。此詞乃少游人生轉折時、創(chuàng)作轉折期之作,不似前期身世之感的艷情別緒,又不似后期貶所之作凄厲悲憤,憂傷絕望,其婉曲深沉的特點耐人尋味。

此為少游前期的暮春別恨之作。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fā)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為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進一步抒發(fā)愁情別恨。

  首句“西城楊柳弄春柔”貌似純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為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于無意中。“楊柳弄春柔”的結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里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fā)生。那時候,一對有情人,就踏過紅色的板橋,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這兒話別。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達的惆悵是深長的。

  過片“韶華不為少年留”是因為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節(jié)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

  此詞寫柳,妙“弄春柔”一語,筆意入微,妥貼自然,把擬人手法于無意中出之,化無情之柳為多情之物;此詞寫愁,妙引而不發(fā),語氣微婉,最后由景觸發(fā)一個巧妙的比喻:清淚、流水和離恨融匯成一股情感流,言盡而情不盡。

賞析二:
這首愁情詞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由春愁、離恨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仿佛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將愁恨之淚化作春江,尤末句,其卻仍“流不盡,許多愁”!極盡夸張之能事。此喻在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比喻基礎上,又翻出一層新意,表達出想排遣憂愁而不可能的無限煩惱。

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fā)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為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進一步抒發(fā)愁情別恨。詞的首句渲染出一片蕭索凄涼的氛圍,眼前仍是碧野朱橋,可佳人不在,落花流水無情,春見楊柳無意。無情不似多情苦,昔日朱橋相會,蕭瑟琵琶,此情此景,哪堪憶?首句“西城楊柳弄春柔”貌似純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為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于無意中。“楊柳弄春柔”的結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里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昔日話別之地。兩人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達的惆悵是深長的。幾個波折,訴盡赴約而不遇的絕望哀情。美好時光不愿停留,此恨幾時休,“草木也知愁,韶華盡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更對時光匆匆有幾分怨恨。過片“韶華不為少年留”是因為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節(jié)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
換頭“韶華”句為議論,道破人生真理,此理雖為常理常情,但由詞人體味人生后道出則有極哀切的意蘊。這青春不再,年華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終極原因,何況春天又一次完結了哩!
飛絮嫁與東風,春不管,落花吹墮北風中;鳥夢癡癡,花魂默默,似乎所有好風光盡隨她歸去。胭脂淚,留人醉,哪怕一江春水全,化作別離情緒,依然流不盡傷悲。“只有在高樓之上慨嘆人生長恨水長流。獨處江南,蝶舞天涯共此時,將滿心愁苦寄予風景,春色也便香消,翠葉列,愁起綠波間,韶光共憔悴,一切不堪看,清歡有味,分別無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此詞寫柳,妙“弄春柔”一語,筆意入微,妥貼自然,把擬人手法于無意中出之,化無情之柳為多情之物;此詞寫愁,妙引而不發(fā),語氣微婉,最后由景觸發(fā)一個巧妙的比喻:清淚、流水和離恨融匯成一股情感流,言盡而情不盡。
這首愁情詞由春愁離愁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說是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仿佛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凝聚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784956.html

相關閱讀: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普天樂?詠世 張鳴善
“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崩畎住豆鸬钋铩啡婅b賞
端午節(jié)的詩句
有關描寫個人胸懷抱負的古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