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盧照鄰《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原文

躋險方未夷,乘春聊騁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曉樹滋,?漾春江漲。

平川看釣侶,狹徑聞樵唱。

蝶戲綠苔前,鶯歌白云上。

耳目多異賞,風煙有奇狀。

峻阻將長城,高標吞巨舫。

聯(lián)翩事羈?,辛苦勞疲恙。

夕濟幾潺?,晨登每惆悵。

誰念復芻狗?山河獨偏喪。

盧照鄰《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注釋

、益州,今四川成都。鐘陽驛,在今四川綿陽西南皂角鋪。

2、躋:一作“逾”。未夷:不平坦。

3、騁望:放眼遠望。

4、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葉下垂貌。曉樹:一作“雜樹”。

5、?漾:水深廣貌。

6、釣侶:垂釣之友。

7、樵唱:樵夫唱的歌。

8、“峻阻”句:言險阻似長城。將,如,若。長城,春秋戰(zhàn)國時,各國出于防御目的,分別在邊境形勢險要處修筑長城。秦統(tǒng)一六國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故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俗稱“萬里長城”。

9、“高標”句:謂山峰如浪,欲吞巨舟。高標,高聳的山峰。舫,一作“防”。

0、羈?(dí):馬絡(luò)頭和韁繩。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狗,喻微賤無用的人!独献印罚骸疤斓夭蝗剩匀f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偏喪:偏失。

盧照鄰《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翻譯

待更新

盧照鄰《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賞析

《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代表作品。詩中寫了奉命出使過程中,由益州(現(xiàn)在四川省一帶)到長安的路上,在鐘陽驛站出發(fā)的情景。寫春景,則山河形勝,奇狀異賞,險峻而清麗;寫心情,則世事煩擾,失意懊惱,惆悵而憂傷。運用反襯手法,突出內(nèi)心的感慨,抑揚暢達,情致委折。

《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作者簡介

盧照鄰字升之(約公元636年?約公元680年),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人(治今河北省定興縣),初唐詩人。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尉(今四川成都附近),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后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長期病痛的折磨,他終于自投潁水而死。

盧照鄰的詩詞代表作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26700.html

相關(guān)閱讀: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回旋詩_詩歌鑒賞
夜深更飲秋潭水,帶月連星自一瓢
戰(zhàn)國策?趙三?平原君請馮忌
章?書絕壁原文翻譯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