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原文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陰壁下蒼黑,煙含清江樓。
景開獨沿曳,響答隨興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疊沙積為崗,崩剝雨露幽。
石脈盡橫亙,潛潭何時流。
既見萬古色,頗盡一物由。
永與世人遠(yuǎn),氣還草木收。
盈縮理無馀,今往何必憂。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議舛降,豈是娛宦游。
陰火昔所伏,丹砂將爾謀。
昨臨蘇耽井,復(fù)向衡陽求。
同疚來相依,脫身當(dāng)有籌。
數(shù)月乃離居,風(fēng)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謳。
寒月波蕩漾,羈鴻去悠悠。
王昌齡《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翻譯
待更新
王昌齡《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賞析
《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詞作品,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圣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guān)懷,體現(xiàn)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jié)構(gòu),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于這情境之外又?jǐn)U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于時間與空間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
王昌齡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46347.html
相關(guān)閱讀:老子道德經(jīng)第七十六章原文及譯文
班彪《冀州賦》原文及翻譯
李商隱《酬令狐郎中見寄》原文及翻譯賞析
杜甫《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原文及翻譯 賞
齊桓公得寧戚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