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①可惜一片清歌,②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③不解傷春。念楚鄉(xiāng)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④青山不語,殘月當(dāng)門。翠玉樓前,⑤唯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⑥這次第,⑦算人間沒個并刀,⑧剪斷心上愁痕。
【注釋】
①翠禽:指翡翠鳥。
②清歌:指翠鳥的歌聲。
③柳花輕。褐噶跛奶庯h浮,性情輕浮。
④空樽:喝盡的酒杯。
⑤翠玉:指綠竹。(宋)歐陽修《刑部看竹效孟郊體》詩:“見此蒼翠玉。”
⑥桃根:原指王獻之的妾。這里指作者所思念的女子。
⑦這次第:這些情形。(宋)李清照《聲聲慢》詞:“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⑧并刀:古時并州(今山西太原)出產(chǎn)的剪刀,以鋒利著稱。
【參考譯文】
清明已經(jīng)臨近,枝頭上翠鳥歡唱,可惜春色中一片清悅的歌聲,都被淹沒進這灰灰暗暗的黃昏。我欲與柳絮低聲訴說胸中的郁悶,又怕柳絮性格輕薄,不能理解我為何對春天傷心。想我在楚地漂泊,孤獨一人,思念、憂愁之情涌出時,誰能給予我溫存?
飲干了酒我整夜哭泣,青山毫不同情總是默默無語,門外一輪殘月冷冷地斜視著大地。翠玉樓前,一條湘水無情地流奔,揚起渾波濁浪應(yīng)和著楚地上空的陰云。天長夢短度日如年,問上天,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我的桃根?在這極度憂傷的時分,只恨人間沒有一把并州產(chǎn)的鋒利剪刀,讓我剪斷心頭千絲萬縷的愁痕。
【譯文二】
臨近清明春色漸深,枝梢上翠鳥啼鳴婉轉(zhuǎn)動人?上н@一片深情的清歌,都付與了寂寞幽暗的黃昏。本想對柳花傾訴衷腸,又怕柳花生性輕薄,不懂得人的傷春之情。想到長期漂泊楚地,滿懷柔情一腔離恨,誰能給我體貼溫存?
深夜空空的酒杯看我流淚,眼前的青山都緘默無語,一彎殘月斜照院門。翠竹環(huán)繞的高樓前,只有一池悠悠的湘水,輕輕搖蕩著水中的湘云。春日漫長春夢苦短,蒼天啊何時才能和她重見?這情景真讓人心酸無奈,想來人間不會有如此快剪,能剪斷我心上的愁痕。
【賞析】
《湘春夜月》是南宋詞人黃孝邁的自度曲。他的詞作流傳至今的極少。這首詞是其代表作品,詞中描繪清明時節(jié)湘水之濱的春夜景色,抒寫“楚鄉(xiāng)旅宿”時的傷春恨別之情,是一首羈旅途中傷春懷人之作。
這是一首傷春之詞。詞人通過對湘水之濱春江月色的描寫,抒發(fā)了自己惜春不忍別的情愫。
上片具體寫景。起句點明時間是“近清明”,間接說明已到晚春時分。“翠禽枝上銷魂”則寫此時鳥語花香好一派迷人景色。“可惜一片清歌”兩句直抒胸臆,感慨這樣美好的景色無法繼續(xù)欣賞,因為已到了黃昏。“黃昏”一詞一語雙關(guān),既指實際時間已到黃昏,又暗指暮春時節(jié)。其后,“欲共”三句惋惜之情更濃,進一步渲染了詞人此刻的孤獨和落寞。想要與柳花低訴自己的孤寂,怎奈輕薄的柳花不解自己的傷春情懷。如今旅宿楚鄉(xiāng)滿心離愁別緒,卻無人能與溫存,可見詞人落寞至極。
下片依然寫景。“空尊”三句,寫的是詞人眼下的境況。“空尊”指詞人,“青山”、“殘照”指眼前之景。詞人面對遠處不語的青山和當(dāng)門的殘月,越發(fā)感覺孤苦無依。在難以成眠之時,對月獨酌,卻依然難解心中愁悶。月色下一池湘水飄搖蕩漾,恰似詞人難以平靜的心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是禁不住發(fā)問,何時能再見“桃根”,桃根即指春天。最后一句,詞人用并刀都難以剪斷的愁痕,形象地寫出了自己深廣濃郁的愁緒。
全詞清麗淡雅,意境凄美,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構(gòu)思綿密,不愧為一篇佳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48988.html
相關(guān)閱讀: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钡囊馑技叭婅b賞
贊美李白的詩句
蝶戀花?春景原文_翻譯和賞析_蘇軾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鼻赜^《春日》全詩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