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钡囊馑技白髡呷~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譯文] 幾聲啼鳥鳴叫仿佛埋怨著易逝的年華,又是凄涼時節(jié)獨自飄零在遙遠的天涯。
[出自] 北宋 仲殊 《南柯子·憶舊》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注釋:
仲殊:即佛印也。
怨年華: 此指鳥兒哀嘆年光易逝。
凄涼時候: 指天各一方的分離時日。
白露:秋分前的節(jié)氣名。時近中秋,故無暑氣。
鬧荷花:欣賞盛開的荷花。
年時沽酒: 去年買酒。
那人:伊人,意中人。

譯文:
遠處重重疊疊的青山連成一片,漲起的潮水把泥沙卷在路上。幾聲啼鳥鳴叫仿佛埋怨著易逝的年華,又是凄涼時節(jié)獨自飄零在遙遠的天涯。
白露彌漫大地,殘月漸漸黯淡。陣陣晨風吹散天邊的朝霞。綠楊堤畔戲問著荷花:你還記得那年買酒的那個人嗎?

譯文2:
十里外的青山隱約可見,潮水剛退的沙路略顯潮濕,耳邊傳來幾聲鳥兒的啼叫,似在慨嘆年華如水。在這秋天的凄涼時候,我依然漂泊在天涯。
白露浮現(xiàn)時,彎彎的月兒下去了,清晨的寒風吹散了朝霞,我一路云游中,不知不覺來到一處綠楊堤岸的荷塘旁邊,我不禁憶起往事,俯身問荷花:你是否還記得那年我到此買酒喝的那個酒家?

譯文3:
青山綿長有十里之遠,江湖蕩過帶沙的小路。鳥兒時不時地叫數(shù)聲,令人感到時光易逝。又到了深秋季節(jié),我還飄泊在天涯海角。
白露時節(jié)的上弦月已經(jīng)落下西山,清涼的風吹散了晚霞。我站在綠楊夾道的堤岸上,詢問那亭亭玉立的荷花:還記得過年時打酒的那戶人家嗎?



鑒賞
仲殊,名揮,姓張。安州人,曾舉進士。據(jù)說他年輕時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因此妻子對他甚為不滿,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從此,他心灰意冷,棄家為僧,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吳山寶月寺。然仲殊雖出家為僧,卻不甚遵守佛門清規(guī),雖不吃肉,卻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飲酒食蜜。這首詞便是他出家為僧后所作,從這首詞作中讀者仍能看出一個早年放蕩不羈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寫照。

上片著重從空間方面著筆,首二句便直接鋪敘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隱隱水迢迢”的畫境。“十里青山遠”是遠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遠”,而這里更著一個“遠”字,不僅點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詞人不知歸期的惆悵寂冷心態(tài)。“潮平帶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詞人的視線由“十里青山”的遠景觀賞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賦山轉(zhuǎn)向摹水,點出行人的具體環(huán)境。第三句由寫所見過渡到所聞。遠處一帶青山,偶爾可以聽見“數(shù)聲啼鳥”,這對歡樂人來說,便是青山綠水、美景如畫;鶯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賞心樂事,但對感觸特多,凡心未盡的詞人來說,卻似乎覺得啼鳥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這便是詞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鳥啼聲所引起的移情聯(lián)想。由鳥的啼怨,詞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涼時候”,又是“遠在天涯”的感嘆了。這是詞人長期的漂泊以及對這種生活的厭倦情緒的反映。

下片主要從時間方面落筆。“白露”既指秋涼的夜露,又表明了節(jié)候。“清風”句緊承前句強調(diào)白晝的結(jié)束。這兩句緊承“啼鳥怨年華”的命意,形象生動地展示出時間推移的進程。“綠楊”句承前寫景。楊柳堤岸,濃蔭密處,微風過后,荷香飄拂,那荷花又大又麗,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邊,詞人突然想起來了,原來有一年,也是這個時候,他到過此地,在附近的酒家買酒喝,并乘著酒意還來觀賞過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嘆又是喜悅,于是向著塘里的荷花問道:“荷花啊,你還記得那年買酒喝的那個醉漢么?”這一問頗含韻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潔的東西,所以釋迦佛像都是坐在蓮花上的。而如今詞人雖為和尚,看到蓮花想起的卻是它那世俗的美艷,并將荷花與自己醉中賞花的事緊緊聯(lián)系起來,這就表明了詞人雖名為和尚的真實心態(tài)。這里詞人由眼前景而追憶往昔事,仍是從時間方面來寫,照應上片“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全詞從時空兩方面構(gòu)思,寫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詞作設色明艷,對比和諧,色彩艷麗,美感很強。[1]

相關(guān)高考鑒賞試題
(1)這首詞的上闕在寫景時用了哪些技巧?試結(jié)合詩句分析。
參考答案:①寫景采用了遠近結(jié)合的手法。“十里青山遠”是遠景,“潮平路帶沙”是近景;②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前兩句詩是視覺的描寫,“數(shù)聲啼鳥”是聽覺的描寫。③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一句其實是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愁怨。
(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①抒發(fā)了仲殊年華易逝,青春易老的憂傷之情。“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一句可以看出這一點;②抒發(fā)了作者天涯飄泊的厭倦之情,“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發(fā)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悅又感慨的復雜心情,“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寫的是詞人站在荷塘邊,突然想起來原來有一年,也是這個時候,他到過此地,在附近的酒家買酒喝,并乘著酒意還來觀賞過荷花。他禁不住向著塘里的荷花問道:荷花啊,你還記得那年買酒喝的那個醉漢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52787.html

相關(guān)閱讀:詠雪詩句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彌遜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