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分離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離別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自南宋詩人的《鷓鴣天》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F(xiàn)在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賞析
孫競稱的《竹坡詞》“清麗婉曲”。這首《鷓鴣天》能夠安得上這個評語。詞中以今昔對照、悲喜交雜、委婉波折而又纏綿蘊藉的伎倆寫雨夜懷人的別情。上片首兩句寫室內一燈熒熒,燈油將盡而燈光轉為暗紅,雖說是乍涼氣象未寒時,但那凄清的氛圍已充滿在畫屏幃幕之間。這里從詞人的視覺轉到身上的感到,將夜深、燈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況渲染托出。

“梧桐”二句,寫出詞人的聽覺,點出“三更秋雨”這個特定環(huán)境;此系化用《更漏子》下片詞意:“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睖卦~直接寫雨聲,間接寫人,這首詞亦復如斯。這秋夜無寐所感觸到的別離之悲,以雨滴梧桐的音響來暗示,能使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感想更富沾染力氣。所謂“葉葉聲聲是分手”,與的“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玉樓春》)殊途同歸,都是借感情對聲音的反映表白由此構成的心理影響。那“空階滴到明”和“葉葉聲聲是別離”,同樣都是為了更深刻地刻繪出分離所帶來的悲苦心境。

換頭“調寶瑟”三句開展回憶,猶記當年兩人絕對而坐,伊人微微調弄弦索,本人則撥動著金猊爐中的香灰。兩人低聲唱起那首鷓鴣詞,樂聲悅耳,歌聲賞心;這恐怕是聚會期間最難忘的一幕了。接洽著這段美好舊事的紐帶是這支鷓鴣詞,依然是音響,不外這是回想中的歌聲跟樂曲聲,并非事實中的秋雨聲。下片回憶中的歡喜之音與上片告別后的悲涼雨聲,形成昔歡今悲的赫然對比,真是裊裊余音只能引起悠悠久恨了。

結末“如今”兩句,是使詞意轉折而又深入的著力之筆!叭缃瘛眱勺,由“那時”折回面前。那時同唱小調,如今卻煢居西樓,唯聞風聲蕭蕭,雨聲滴滴;“不聽清歌也淚垂”,以不決語氣響應上片末句,顯示了詞人心頭的波瀾起伏;自從別離當前,常常聞歌而引起懷人的傷感,記憶中的美妙歌聲無時不縈回耳際,而在今夜那風雨凄凄、“萬葉千聲皆是恨”的情形下,即便不聽清歌也就足以使人淚下而不能自止了。這里轉折詞意,也是為深化詞意,暗示出從曲終人不見、聞歌倍懷人到不聽清歌亦傷神的心坎情感變更,以懸念方法道出對伊人的情之深,思之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54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