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詩人的《山園小梅?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傍晚。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賞析
種梅養(yǎng)鶴成癖,畢生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令人著迷。
首聯以梅不畏酷寒、笑破風中起句,“眾”與“獨”字對出,言天地間只有此花,這是何等的峻潔清高。然而梅品雖高,卻不自豪,只在一方小園而且是山間小園實際是海市蜃樓中打成一片,這又是一種何等“豐盛的安靜”與空虛的漂亮。頷聯是最為眾人稱道的,它為人們送上了一幅精美的山園小梅圖。上句輕筆勾畫出梅之骨,“疏影”狀其輕巧,“翩若驚鴻”;“橫斜”傳其嫵媚,順風而歌;“水清淺”顯其澄澈,靈動溫潤。下句濃墨描摹出梅之韻,“暗香”寫其無形而香,隨風而至,猶如捉迷藏一樣富有情趣;“浮動”言其款款而來,飄然而逝,頗有仙風道骨;“月黃昏”采其美好背景,從時光上把人們帶到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動聽時刻,從空間上把人們引進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聯縱目聘懷,頷聯凝眉結思。林逋這兩句也并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鑒戒了前人的詩句。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边@兩句既寫竹,又寫桂。豈但未寫出竹影的特色,且未道出桂花的幽香。因無題,又不完全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同一協調的主題、意境,感想不到主人公的豪情,故缺少感人力氣。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上二聯皆實寫,下二聯虛寫。
頸聯“以物觀物”,“霜禽”指白鶴,“偷眼”寫其急不可待之情,由于梅之色、梅之香這種充斥了引誘的美;“粉蝶”與“霜禽”形成對照,雖都是會飛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蟲,一合時宜一分歧時,畫面富于變更,“銷魂”略顯夸大,用語極重,將梅之色、香、味推重到“極致的美”。
尾聯“微吟”實講“口中梅”也,“微”言其恬澹雅致,如斯咀嚼,雖不果腹,然可暖心、潔品、動情、鑄魂,表達出詩人愿與梅化而為一的生涯旨趣跟精神尋求,至此詩人對梅的欣賞進入了馮友蘭所說的“天地境界”,人們看到的則是和“霜禽”“粉蝶”一樣迫不迭待和如癡如醉的詩人??一個梅化的詩人。曾在《書林逋詩后》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薄端膸烊珪偰俊氛f:“其詩澄澹高逸,如其為人!笨芍溲圆恢,該詩之韻味正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恬淡的人格寫照。
從意象結構的角度言,單言山園小梅,實非易事,但詩人借物來襯,借景來托,使其成為一幅畫面中的中情意象,此一絕也。
詩人詳細寫梅畫梅時,虛實聯合,比較浮現,使得全詩節(jié)奏起伏跌蕩,顏色時濃時淡,環(huán)境動靜適宜,觀景如夢如幻,充足體現了“山園”的絕妙之處,這一點也是為很多賞家所疏忽的,恰是通過這一點,作者酣暢淋漓地抒發(fā)出“弗趨榮利”、“趣向博遠”精力品德。此二絕也。
作者以梅自況,雖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一貫追求,然而也頗具特點。單就“疏影”一聯而言,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闭f:“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保ā逗蛷埦爻妓贰罚┧詾榱皱偷脑伱吩娨褖旱沽颂讫R已《早梅》詩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王士朋對其評估更高,譽之為千古絕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痹凇赌钆珛伞分袆窀骝}人墨客不要草草賦梅:“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偙晃骱痔幨,不肯分留風月!币驗檫@聯特殊聞名,所以“疏影”、“暗香”二詞,就成了后人填寫梅詞的調名,如有兩首詠梅詞即題為《暗香》、《疏影》,爾后即成為詠梅的專著名詞,可見林逋的詠梅詩對后代文人影響之大。這只說到了其一,更為主要的是梅在林逋的筆下,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而是布滿了一種“飽滿的俏麗”,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溫度,很有將來。正因為如此,該詩才有著強烈的事實感,讓人覺得很實在,回到它的起始狀況,作為“梅妻鶴子”的林逋,寫出此種存在幻想主義偏向的詩句來,著實讓人們開展了一轉意靈的、審美的游覽。此三絕也。
作者寫出此種妙句,亦非唾手可得。宋初另有相稱多的詩人,著重以苦吟的寫作方式在狹窄的格式中刻畫清爽玲瓏的天然氣象,表白或是潦倒惘然、或是安逸曠達的士大夫情趣,這重要是繼續(xù)了唐代、一派的作風,林逋就是這些詩人之一。另外,《山園小梅》格局不免太小,后面自命高傲的標榜,也切實有唯恐鮮為人知的滋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558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