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jié)!比~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jié)。”出自韋莊《清平樂·鶯啼殘月》
清平樂
韋莊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jié)。
妝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

【作者簡介】
韋莊,(836─910)唐末五代詩人、詞人。字端己,長安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韋見素后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別離情懷的小令。上闋寫別離時的愁緒,下闋寫別離后的孤凄,詞人把敘述性情節(jié)貫穿于詞的首尾,把環(huán)境、氛圍和人物的情緒心態(tài)交融為一體,打破了寫景與抒情前后側重的程式。
上闋四句狀寫凌晨時分的別離,“鶯啼殘月”,表明天將破曉,一彎殘月還懸掛在西天,似解人意的黃鶯兒好像也知道屋檐下的主人離別在即,不住地對著天邊的殘月哀怨地啼囀。繡閣中的燈盞尚未點燃,那定然是難舍難分的一對年輕的夫妻還在喁喁話別,他們十分希望這黎明的夜色再多延長一時一刻,好讓他們再相聚一會兒。

然而門外已備好鞍轡的馬又嘶叫起來,馬嘶催人,人不能不走,此時此刻,年輕的女主人公的心非常紛亂、痛苦、無奈、難言。“正是落花時節(jié)”一句更增加了這種別離情境的凄絕。柳永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西風殘月的清秋時節(jié),多情人兒的離別固然令人愁緒倍增,但落花成陣、柳絮飄飛的暮春天氣的別離更使人感傷:那片片落花就是青春凋零的象征。

良人一去,別恨離愁則更催人紅顏早謝。及至何年何月征人歸來,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正是落花時節(jié)”這一落紅繽紛的畫面,不僅在無言的鏡頭中使讀者體察到女主人公紛亂的思緒,而且具有象征的意味,詞人在白描的抒寫中插入這一現(xiàn)實性的隱喻,使詞句具有了更豐饒的內(nèi)涵,使讀者更深地體味到離愁別恨對青春的摧損和凋殘。

下闋所描寫的情景,已和上闋推開了一段時間的距離。此時良人已經(jīng)離去,她懶懶地梳妝過后,連蛾眉也不去描畫了。平時,這彎彎的、細細的、蛾眉月一樣的眉毛也許是由她心愛的丈夫給她來描畫的,而此時,他已離她遠去,沒有誰替她描畫了。她滿含悲愁獨自倚著門扉,癡癡地向著離人遠去的道路凝望。

一個可憐的、天真的念頭忽然從她心中閃過:他騎馬遠去的路上定然會揚起一溜黃塵,這塵土可千萬不要掃去呵;如果掃去了,我那心上人就要遲遲不歸了。這完全是人物一種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天才的詞人獨出心裁地捕捉到了這微妙的一閃念:遠去路上揚起的塵土因為是他騎馬揚起的,因而也是親切的,她聽不見、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望望這路上的飛塵也感到一種安慰。

古語有“愛屋及烏”之說,此處可謂愛烏及塵了。“掃即郎去歸遲”,當然是女主人公一種一廂情愿的設想和翹盼。這里沒有什么民俗的依據(jù),更無實際道理可言,只是表露人物急盼郎歸的心態(tài)而已。張炎云:“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shù)句,一句一字閑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從此詞的結尾,讀者就可以體會到“有余不盡之意”的佳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859121.html

相關閱讀:“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李白《桂殿秋》全詩鑒賞
端午節(jié)的詩句
有關描寫個人胸懷抱負的古詩詞名句
普天樂?詠世 張鳴善
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