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詩人的《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賞析
這首詞抒發(fā)生者對歌女小蘋緬懷之情。據(jù)他在《小山詞?自跋》里說:“沈廉叔,陳君寵家有蓮、鴻,蘋、云幾個歌”晏每填一詞就交給她們演唱,晏與陳、沈“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寫的詞就是通過兩家“歌兒酒使,俱傳播世間”,可見晏跟這些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有一首這樣的《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秋千。記得青樓當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伊寄小蓮。絳臘輕易陪淚,吳蠶到老纏綿,綠鬢能供多少恨,未肯無情比斷弦,今年邁去年。可見,這首《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不外是他的好多悼念歌女詞作中的一首。比擬起來,這首《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更有其獨到之處。
《臨江仙》共四層: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垂”為第一層。這兩句首先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到。如不細心體味,很難懂得它的實在含意。實在是詞人用兩個不同場所中的感觸來反復他懷念小蘋的悵惘之情。因為他用的是一種波折蘊藉,意很濃的修詞格調。所以并不使人覺得?嗦,卻能更好地輔助讀者懂得作者的深意。假如按慣例寫法,就必需鼎力渲染夢境,使讀者懂得詞人與其意中人從前生涯情狀及蜜意厚誼。而作者卻別開生面,從他筆下迸出來的是“夢后樓臺高鎖”。即經(jīng)由甜美的夢幻之后,含恨望著高樓,門是鎖著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樓上輕歌曼舞。作者不寫出夢境,讓讀者去聯(lián)想。這樣就大大地增添了詞句的內涵和沾染力。那么“夢”和“樓”有什么必定接洽呢?只有仔細體味詞中的每一句話,就會找到謎底。這兩句的后面不是緊接著“去年春恨卻來時……”么?既然詞人寫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夢了;叵雺艟,卻怨“樓臺高鎖”,那就即是告知讀者,他在夢中是和小蘋歌舞于高樓之上。請再看晏多少道的一首《清平樂》:幺弦工筆,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窮事,卻恨春心難寄。臥聽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這首詞固然也不寫出夢境,卻能使讀者聯(lián)想到,這是如許使人難以忘記的夢境呀!以上所談是詞人第一個場合的感觸。另一個場合的感想是:“酒醒簾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鄉(xiāng)中是不會惦念小蘋的,可是一醒來卻見本來寓居小蘋的樓閣,簾幕低垂,門窗是關著的,人已遠去,詞人想借酒消愁,愁豈能消!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三句為第二層!叭ツ辍眱勺制鹆死^往開來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層就有了根據(jù)。闡明兩人相戀已久,刻骨銘心。下文的“記得”“當時”“曾照”就有了下落,把這些詞句串聯(lián)起來,整首詞就成了一件無縫的天衣。遣詞之妙,步人后塵!“卻”字跟《夜雨寄北》中“卻話巴山夜雨時”中的“卻”字一樣,當“又”字“再”字解。意思是說:去年的離愁別恨又涌上了心頭。緊接著詞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殘》“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最后兩句,但比翁詩用意更深。“落花”示傷春之感,“燕雙飛”寓繾綣之情。古人常用“雙燕”反襯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如:馮延已《醉桃源》“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飛”就是其中一例。晏詞一寫“人獨破”再寫“燕雙飛”構成了赫然的對照。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為第三層!逗门畠毫睢贰耙簧砝C出,兩重心字,淺淺金黃”。詞人有意借用小蘋穿的“心字羅衣”來渲染他和小蘋之間傾心相愛的情義,已夠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來,寫出“琵琶弦上說相思”,使人很天然地聯(lián)想起《琵琶行》“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的詩句來,給詞的意境增加了不少光榮。
第四層是最后兩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這兩句是化用《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中國社會迷信院文學研討所編的《唐選》把“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苯忉尀椤爱敵踉(jīng)照看小蘋歸去的明月仍在,面前而小蘋卻已不見”,這樣解釋雖然不錯,但好像比較乏味。如果把這兩句說明為“當時皓月當空,景致如畫的地方,當初仿佛還留下小蘋歸去時,依依惜別的身影”。這樣會增長美的感受。像彩云一樣的小蘋在讀者的腦筋里,會更加嫵媚多姿了。 把“在”字當作表現(xiàn)地方的方位詞用,由于在吳系語中,“在”能抒發(fā)這種意思。某處可說成“某在”!睹靼l(fā)南屏》“新晴在在野花香”!霸谠凇豹q“處處”也,可作佐證。這首《臨江仙》含蓄誠摯,字字關情。詞的上闋“去年春恨卻來時”可說是詞中的一枚時針,它表白了詞人處于苦楚和迷惑之中,其起因是因為他和小蘋有過一段甜蜜幸福的戀情。時光是這首詞的重要線索。其余四句好象是四個絕對獨立的鏡頭(即1、夢后 2、酒醒 3、人獨立 4、燕雙飛),每個鏡頭都渲染著詞人心坎的疼痛,句句景中有情。
下闋寫詞人的回憶。詞人想到是“兩重心字”的“羅衣”和“曾照彩云歸”的處所,還有那傾訴相思之情的琵琶聲。小蘋的形象不僅在詞人的心目中再現(xiàn),就是今天的讀者也不能不受到強烈的感染。字字情中有景,整篇構造謹嚴,情景融合,不失為我國古典詩詞中的珍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6722.html
相關閱讀:
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照夜欲三更_全詩賞析
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然_全詩賞析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_全詩賞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殘暴,若出其里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