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策原文及翻譯
榻上策原文
權(quán)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云擾,孤承父兄余業(yè),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qū)區(qū)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guī)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jù)而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yè)也!睓(quán)曰:“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睆堈逊敲C謙下不足,頗訾毀之,云肅年少粗疏,未可用。權(quán)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劉表死,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nèi)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睓(quán)即遣肅行。
榻上策翻譯
孫權(quán)立即召見魯肅,感覺和他聊天非常高興。所有幕僚們都閉朝回家,魯肅也跟著走了,孫權(quán)覺得和魯肅談的比較好,就又把他叫回來一塊喝酒。孫權(quán)說:“現(xiàn)在漢朝不行了,國家各地都都亂了,我繼承了父親和兄長的家業(yè),想建立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績。你既然屈駕來到我這里,將怎樣幫助我實現(xiàn)這個愿望呢?”魯肅回答說:“從前漢高祖一心想擁戴義帝而不能如愿,原因在于項羽從中破壞,F(xiàn)在曹操就象從前的項羽,將軍怎么能成為當世的齊桓公、晉文公呢?我私下認為,漢朝不會再復興,曹操也不能一下子除掉。我覺得對于將軍,只可占據(jù)江東,靜觀天下的形勢變化,先保持住這塊地盤也就不錯了。然后等待北方多事,我們消滅黃祖,進攻劉表,將長江據(jù)為已有,然后打出帝王的旗號以謀取天下,這是漢高祖的功業(yè)!”孫權(quán)說:“現(xiàn)在先占住江東,希望能夠輔佐漢室,你說的話太過了!睆堈延X得魯肅太會吹牛了,就詆毀魯肅,說魯肅年紀太輕什么都不懂,不能重用。就很不在意他,也沒給個官當,就賜給魯肅的母親幾件衣服和床上的帳子,還有平時用的點東西,讓他們還是原來那樣生活。劉表死后,魯肅又進言說:“荊州和我江東緊挨著,長江在其北邊,外有江漢兩河內(nèi)有山陵相阻,又有堅固的城墻,肥沃的土地,當?shù)厝艘哺挥校墙o占了,就是做帝王的資本啊,F(xiàn)在劉表剛死,他的兩個兒子有一直不和睦,軍隊里的各將軍,又各顧各的。而且劉備是一個梟雄,和曹操又有過節(jié),在劉表那暫時的呆著,劉表討厭他的才能不用他。如果劉備和你同心協(xié)力,共同管理,就可以安撫百姓,與其結(jié)盟比較好,如果意見不同意,就另找別人,以保證大事可成。我申請去吊念劉表,和他兩兒子談談,也慰勞安撫一下軍隊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并勸說劉備幫忙安撫眾人,同心同德,一起抵抗曹操,劉備肯定高興的不行。如果他能夠這樣,那天下大勢就可定了,F(xiàn)在要是不去,恐怕曹操就要先過去了!睂O權(quán)趕緊把魯肅給派過去了。
榻上策賞析
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時,與孫權(quán)合榻對飲時,對孫權(quán)提出了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發(fā)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國對策。由于其是在榻(一種狹長而較矮的床形坐具)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
與隆中對類似,該對話后來也成為東吳的治國方針。在此對話中的同時,曹操正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zhàn),勝敗未分,而魯肅卻能在當時就看出北方的敵人將只會有曹操,之后依其計略,雖然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quán)第三次西伐黃祖(荊州牧劉表之部下,同時也是江夏太守)時,消滅了黃祖,但孫權(quán)僅能占領江夏南部,因為劉表的長子劉琦仍能及時到達江夏守衛(wèi)江北江夏。之后,劉表病重身亡,他的兒子和繼承人劉琮投降曹操。故東吳在企圖攻占荊州,據(jù)有全長江流域之前,曹操就搶先南下進攻占有荊州,進而據(jù)有在長江上游的江陵,于是魯肅改而主張聯(lián)合不久之前投靠劉表的劉備,抵抗南下的曹操。在獲得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之后,曹操方面的勢力仍然很大,故魯肅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多樹曹操之敵。終其魯肅在世之時,他一直努力維持孫劉兩家聯(lián)合抗曹,聯(lián)劉抗曹是當時東吳的治國方針。這實際上確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態(tài)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67305.html
相關(guān)閱讀:朱慶馀《宮中詞》原文及翻譯賞析
愛國詩歌:蘇武廟_愛國詩歌
李顯《立春日游苑迎春》原文及翻譯 賞析
劉琨《重贈盧諶》原文及翻譯 賞析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辨瘧病脈證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