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宋詩人的《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往事如天遠。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愿。
賞析
明代陳耀文《花草粹編》卷二,引宋代楊?《古今詞話》(原書已佚)說:“杭妓與施酒監(jiān)善,施嘗贈以詞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別你登長道,轉更添懊惱。樓外朱樓獨倚欄,滿目圍芳草!庇谑牵瑯吠褚赃@首詞來作答。明代梅鼎祚《青泥蓮花記》(卷十二)、趙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清代周銘《林下詞選》(卷五)及徐?《詞苑叢談》(卷七)等書,也都著錄了此詞,可見歷來受到人們的留神。
贈、答皆用《卜算子》調。高低片兩結句(贈詞下結除外),較通常句式增添了一個字,化五言為六言句,于第三字頓,遂使這個詞調一氣流轉的聲情,增加了頓宕波峭之致。
樂婉此詞直抒胸臆,清楚如話!跋嗨妓坪I,舊事如天遠!迸R別之前,卻從別后的情形說起,起句便奇。心靈善感的女詞人早已充足預見到,一別之后,疼痛的相思將如桑田一樣深而無際,使自己時時備受煎熬,美妙的舊事將像天上的云一樣遠不可即。經(jīng)由此番惦念對方之后,便不能不牢牢掌握住這將別而未別的時刻不放。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绷鞅M了千千萬萬行的淚,留不住行將遠逝的戀人,反使作者愁腸寸斷。上一句勢若江河,一瀉而下,下二句一斷一續(xù),正如哽咽。訣別的時刻終極仍是降臨了。女詞人既道盡別后的苦楚,又訴盡臨別的傷心,仿佛已無可再言。而下片更是奇外出奇,奇人之又奇。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币匾,無奈重見。與其仍抱無指望的愛,真不如死掉這條心?墒,真要死掉這條心,卻又死不了,人生到此,途徑已斷,作者覺得絕望了。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愿。”有情人最終成不了眷屬,興許是前生無緣。前生既然無緣,那么今生也有可能無緣。然而,今生已經(jīng)無緣,更有來生,待來生下世再結為夫妻了。失望之中,發(fā)一愿,生出一線盼望。此一線愿望,到底是生機還是絕望,令人難以辨別。唯此一大愿,意長留天地。
全詞如同長江之水,一流而去永不回首,但其意蘊仍覺有馀。以一位風塵女子,而可能得到此段奇情異彩,從來受到人們的愛好,其神秘正在于詞中道出了古往今來的戀情真理:生逝世不渝。這是詞中的最高境界。
全詞篇幅雖短,但是,一位感情真誠,思維武斷的女性形象,活脫脫的躍然于紙上。以淚滴千千萬萬行之人,以毫不可能斷了之情,直道出作者的誠摯感情,為之一拼,轉念便直說出終是難舍,如斯種種動機,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別人則未必可以直接道出本人的感情,而她卻能直抒己見,這恰是因為作者的性情豪放果決。至于思舊事如天遠,要重見而無因見,待重結、來生愿,若不是情感真摯的人,那是說不出的。
中國古代的仁人志士,小而對于個人愛情,大而對民族傳統(tǒng),皆抱有一種忠誠的立場,即便當其可憐而處于絕望關頭,生死難關之時,也能體現(xiàn)出一種生死不渝的精神。唯其此種精力,小而至于個人愛情,能力夠貌合神離,肝膽相照;大而至于民族文明,才干夠連綿不絕,生生不已。兩者名義上有大小之別,實際上則具共通之義。樂婉此詞雖為言情小令,但其比方的主旨則并非一首言情小令所能取代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7473.html
相關閱讀:
生當復來歸,逝世當長相思_全詩賞析
離愁漸遠漸無限,迢迢一直如春水_全詩賞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_全詩賞析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