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全詩賞析

編輯: 淡泊明志 關(guān)鍵詞: 思鄉(xiāng)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自唐代詩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賞析
題中的“十五夜”,聯(lián)合三、四兩句來看,應(yīng)指中秋之夜。題,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處以《全》為準。杜郎中,名不詳。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有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樹棲鴉”,月光照耀在庭院中,地上似乎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噪聲逐步消停下來,它們終于適應(yīng)了皎月的扎眼驚擾,先落后入了睡鄉(xiāng)。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使人不禁會聯(lián)想起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迷在清美的意境之中!皹錀f”,重要應(yīng)當十五夜望月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端的驚慌嘈雜(《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后的安寧入睡,卻完整可能憑聽覺感觸出來。“樹棲鴉”這三個字,樸素、簡練、凝煉,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襯托了月夜的安靜。
“冷露無聲濕桂花”,這句詩讓人聯(lián)想到寒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因為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假如進一步琢磨,更會聯(lián)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恰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微微襲來,不覺浮想聯(lián)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必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遙遠,更耐人沉思。他選取“無聲”二字,過細地表現(xiàn)出冷露的輕巧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不僅是桂花,那樹下的玉兔,那揮斧的吳剛,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詩句帶給讀者的是非常豐盛的美的聯(lián)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逼仗熘掠钟卸嗌偃嗽谕滤加H。在家鄉(xiāng)的人懷念闊別的親人;離鄉(xiāng)之人遙望故鄉(xiāng)親人。于是,瓜熟蒂落,吟出了這兩句。詩人不再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難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點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展了望月者的范疇。然而,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欣然于家人離散,因此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定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示的時候,詩人卻并不采取正面抒懷的方法,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在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含蓄深厚。仿佛秋思唯詩人獨占,別人只管也在望月,卻并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薄情,伎倆確切高妙。后兩句不直抒本人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問句表白,這樣便有話中有話,即“在望月的很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  在煉字上,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錄此詩,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以為,“落”字新鮮妥貼,與眾不同,它給人以活潑形象的感到,好像那秋思跟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世間似的。《全唐詩》錄此詩,“落”字作“在”,就顯得平庸寡味,黯然失色了。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應(yīng)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設(shè)想,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氛圍,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蜜意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jié)尾,將分離思聚的情義,表現(xiàn)得十分委婉動聽。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殷?《河岳英魂集》卷上贊詩“著壁成繪”,用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這一評語也可移之于評所有有意境的唐詩。正由于如斯,所以歷代畫家喜作唐人詩意畫。明《唐詩畫譜》中就有以這首詩為題材的版畫。它的背景為曲岸遠山,長空明月。畫面核心是一處臨水的勝游之地,曲欄圍著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葉梧桐樹上有多少只棲鴉,樹旁成長著枝葉婆娑的秋桂。樹下五人,兩人望月而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7636.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生不相見,動如參加商_全詩賞析
仍憐家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_全詩賞析
剪一直,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個別味道在心頭_全詩賞析
《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注釋_《聲聲慢?尋尋覓覓》點評_李清照
《春夕(一本下有旅懷二字)》譯文注釋_《春夕(一本下有旅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