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秦一?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
戰(zhàn)國策?秦一?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原文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蓖踉唬骸罢埪勂湔f。”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轅、緱氏之口,當(dāng)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jù)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yè)也。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于戎狄,去王業(yè)遠(yuǎn)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wù)廣其地;欲強兵者,務(wù)富其民;欲王者,務(wù)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愿從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不如伐蜀之完也!被萃踉唬骸吧!寡人聽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戰(zhàn)國策?秦一?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翻譯
司馬錯跟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論戰(zhàn)事。司馬錯主張秦國應(yīng)該先去攻打蜀國,可是張儀卻反對說:“不如先去攻打韓國!鼻鼗萃跽f:“我愿聽聽你的意見!
張儀回答說:“我們先跟楚、魏兩國結(jié)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轅和緱氏山的通口,擋住屯留的孤道,這樣魏國和南陽就斷絕了交通,楚軍逼進(jìn)南鄭,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陽,這樣我們便兵臨東西周的城外,懲罰二周的罪過,并且可以進(jìn)入楚、魏兩國。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會交出傳國之寶。我們據(jù)有傳國之寶,再按照地圖戶籍,假借周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天下又有誰不敢聽我們命令呢?這才是霸王之業(yè)。至于蜀國,那是一個在西方邊遠(yuǎn)之地,野蠻人當(dāng)酋長的國家,我們即使勞民傷財發(fā)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業(yè);臣常聽人說:‘爭名的人要在朝廷,爭利的人要在市場!F(xiàn)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場,可是大王卻不去爭,反而爭奪戎、狄等蠻夷之邦,這就距離霸王之業(yè)實在太遠(yuǎn)了!
司馬錯說:“事情并不像張儀所說的那樣,據(jù)我所知:‘要想使國家富強,務(wù)必先擴張領(lǐng)土;要想兵強馬壯,必須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廣施仁政。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獲得!缃翊笸醯乇P小而百姓窮,所以臣渴望大王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因為蜀國是一個偏僻小國,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領(lǐng),并且像夏桀、商紂一樣紊亂,如果用秦國的兵力去攻打蜀國,就好像派狼群去驅(qū)逐羊群一樣簡單。秦國得到蜀國的土地可以擴大版圖,得到蜀國的財富可以富足百姓;雖是用兵卻不傷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讓蜀國自動屈服。所以秦雖然滅亡了蜀國,而諸侯不會認(rèn)為是暴虐;即使秦?fù)屪呤駠囊磺胸敻徽鋵,諸侯也不會以秦為貪。可是我們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雙收,甚至還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今天如果我們?nèi)スゴ蝽n國,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這是一個千夫所指的惡名,而且也不見得能獲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個不仁不義的壞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這其中危險在于: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時齊是韓與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韓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這樣兩國必然精誠合作,共同聯(lián)絡(luò)齊、趙去解楚、魏之圍,兩國會自動地把九鼎獻(xiàn)給楚,把土地割讓給魏,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這也就是臣所說的危險所在。因此,攻打韓國是失策,先伐蜀才是萬全之計。”
秦惠王說:“好的!寡人聽你的!
于是秦國就出兵攻打蜀,經(jīng)過0個月的征討,終于占領(lǐng)了蜀地,把蜀主的名號改為侯,并且派秦臣陳莊去作蜀的相國。蜀地既已劃歸秦國的版圖,秦國就越發(fā)強盛富足,而且更加輕視天下諸侯。
【戰(zhàn)國策全文及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886694.html
相關(guān)閱讀:拉伊莎_詩歌鑒賞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yuǎn)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季節(jié)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