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唐詩人的《遣悲懷?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多少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賞析
第三首首句“枯坐悲君亦自悲”,承前啟后。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光。中援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腸如斯仁慈,卻畢生無子,這就是運氣的部署。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逝世者來說,也不什么意思,即是空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流露出無子、喪妻的深厚悲痛。接著從失望中轉出盼望來,寄愿望于死后夫婦同葬跟來生再作夫妻。然而,再沉著思量:這僅是一種撲朔迷離的空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此更為絕望:死者已矣,從前的所有永遠無奈彌補了!詩情愈轉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措施:“惟將終夜長開眼,答謝平生未展眉。”詩人好像在對妻子表白本人的心跡: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回報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薄情纏綿,哀痛欲絕。
清人蘅塘退士評論《遣悲懷》三首時指出:“古今悼亡詩充棟,終無能出此三首范疇者,勿以淺易忽之!边@樣的贊美,這三首詩當之無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9552.html
相關閱讀:
小巧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全詩賞析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逝世相許? 全詩賞析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_全詩賞析
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_全詩賞析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_全詩賞析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逝世相許? 全詩賞析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_全詩賞析
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_全詩賞析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