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恰是江南好景致,落花季節(jié)又逢君_全詩賞析

編輯: 淡泊明志 關(guān)鍵詞: 寫景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自盛唐詩人的《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賞析
是感傷世態(tài)炎涼的。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少年時才華卓越,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書監(jiān)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shù)。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是凋落,藝人流離失所的感嘆。僅僅四句卻概括了全部開元時期(注:開元時期為713年?741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庸,內(nèi)涵卻無限飽滿。

李龜年是開元時期“特承顧遇”的有名歌頌家。杜甫初逢李龜年,是在“啟齒詠鳳凰”的少年時期,正值所謂“開元全盛日”。當時王公貴族廣泛喜好文藝,杜甫即因才干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跟中書監(jiān)崔滌的款接,得以在他們的府邸觀賞李龜年的歌唱。而一位出色的藝術(shù)家,既是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也往往是特定時代的標記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龜年恰是和壯盛的開元時期、也和他本人充斥浪漫情調(diào)的青少年時代的生涯,牢牢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多少十年之后,他們又在江南重逢。這時,遭遇了八年騷亂的唐王朝業(yè)已從人壽年豐的高峰跌落下來,陷入重重抵觸之中;杜甫輾轉(zhuǎn)流浪到潭州,“疏布纏枯骨,奔忙苦不暖”,晚境極為悲涼;李龜年也流浪江南,“每逢良辰勝景,為人歌數(shù)闋,座中聞之,莫不掩泣罷酒”(《明皇雜錄》)。這種會面,天然很輕易觸發(fā)杜甫胸中底本就郁積著的無窮滄桑之感。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痹娙斯倘皇窃谧窇浲襞c李龜年的接觸,吐露的卻是對“開元全盛日”的蜜意悼念。這兩句下語仿佛很輕,含蘊的情感卻深厚而凝重!搬跽铩、“崔九堂前”,好像信口道出,但在當事者心目中,這兩個文藝紳士常常雅集之處,是鼎盛的開元時期豐富多彩的精力文化的集中的處所,它們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詩人對“全盛日”的美妙回想。當年詩人出入其間,接觸李龜年這樣的藝術(shù)明星,是“尋!倍浑y“幾度”的,多年過后回憶起來,幾乎是不可企及的夢幻了。這里所蘊含的天上世間之隔的感慨,讀者是要聯(lián)合下兩句才干咀嚼出來的。兩句詩在迭唱和詠嘆中,流露了詩人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留戀,如同要拉長回味的時光。

夢一樣的回憶,究竟轉(zhuǎn)變不了面前的事實!罢墙虾蔑L景,落花季節(jié)又逢君。”景致奇麗的江南,在承平時代,原是詩人們所憧憬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詩人真正置身其間,所面對的竟是滿眼凋零的“落花時節(jié)”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藝人!奥浠〞r節(jié)”,如同是即景書事,又猶如是別有寓托,寄興在有意無意之間。這四個字,暗喻了世運的衰頹、社會的動亂和詩人的衰病漂泊,但詩人涓滴沒有在刻意設(shè)喻,這種寫法顯得特殊渾成無跡。加上兩句當中“正是”和“又”這兩個虛詞一轉(zhuǎn)一跌,更在字里行間寓藏著無限感慨。江南好風景,偏偏成了亂離時世和沉溺身世的有力反襯。一位老歌唱家與一位老詩人在飄流顛沛中重逢了,丟盔棄甲的景色,裝點著兩位形容憔悴的白叟,成了時代滄桑的一幅典范畫圖。它無情地證明“開元全盛日”已經(jīng)成為歷史陳跡,一場天翻地覆的大動亂,使杜甫和李龜年這些經(jīng)歷過盛世的人,淪落到了可憐的田地。感慨是很深的,但詩人寫到“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卻黯然而收,在無言中包含著深沉的感慨,痛定思痛的悲痛。這樣“剛開頭卻又煞了尾”,連一句也不愿多說,顯得含蓄之極。清代評此詩:“含意未申,有案未斷!痹娙诉@種“未申”之意對有著相似閱歷確當事者李龜年,是不難懂得的;對于后代擅長知人論世的讀者,也不難掌握。像《永生殿?彈詞》中李龜年所唱的“當時天上清歌,本日沿街鼓板”,“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慨,凄涼滿眼對山河”等等,盡管重復唱嘆,意思并不比杜詩更多,倒很像是劇作家從杜甫的詩中抽繹出來的一樣。

四句詩,從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聞”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聞”、“逢”之間,聯(lián)結(jié)著四十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只管詩中不一筆正面波及時世身世,但透過詩人的追憶感喟,卻表示出了給唐代社會物資財產(chǎn)和文明繁華帶來浩劫的那場大動亂的暗影,以及它給人們造成的宏大災害和心靈創(chuàng)傷。能夠說“世運之治亂,華年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孫洙評)。正猶如舊戲舞臺上不必布景,觀眾通過演員的歌唱表演,可以設(shè)想出極遼闊的空間背景和事件進程;又像小說里往往通過一個人的運氣,反應一個時代一樣。這首詩的勝利創(chuàng)作表明:在存在高度藝術(shù)概括力和豐盛生活休會的大詩人那里,絕句這樣短小的文體可以具備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現(xiàn)如斯豐碩的內(nèi)容時,又能到達舉重若輕、渾然無跡的藝術(shù)境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9576.html

相關(guān)閱讀: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酒泉子?長憶西山 潘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韓愈
絕句二首 杜甫
錦江春光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