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陳與義《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陳與義《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原文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fēng),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陳與義《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翻譯

船已經(jīng)掛起帆來了準(zhǔn)備離去,可作者卻搔首踟躕不忍離去,一杯杯地飲著好友送別之酒。以前天天寫詩作詞翹首盼望春天的到來,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剛了卻要與友人匆匆離別。

歌姬的歌聲常常因離別之人而嗚咽,還清楚記著離別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后就要隨著大江行舟離去,只能滿滿帶著一船的離別之恨駛向衡州。

陳與義《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賞析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陳與義的一首詞,此詞的上片由別宴寫起,進(jìn)而追憶到過去相聚的時(shí)日,下片仍寫別宴。寫過了酒,緊接著從歌上落筆,最后滿載離恨表達(dá)了作者不忍惜別的情意。

這首詞的寫法是:“緊扣別宴,思前想后”。他把離別的情緒融貫到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前途的想像之中去,不同一般,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詞的上片由別宴寫起,進(jìn)而追憶到過去相聚的時(shí)日。一開篇就說船已經(jīng)掛起帆來了準(zhǔn)備離去,久久不能離去,只是一杯杯地飲著好友送別的酒。這就把不得不離去又不忍離去的矛盾心理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為什么“張帆欲去”?因?yàn)椤皵y家作客真無策”、“長乘舴艋竟安歸?”詞人在戰(zhàn)亂之中,攜家南奔,屢次寄居,終非長策,但卻非走不可。為什么“仍搔首”?因?yàn)榕c義和大光友情誠篤,不忍分別,所以搔首踟躕。這里詞人很自然地追憶起在臘月間相聚的時(shí)日,朋友們飲酒賦詩;同時(shí),更盼望著春天的到來,以與友人更好地流連吟詠,然而春天到了,桃花才吐蕊,而自己卻要與友人告別了!“匆匆”之中,包含了無限惜別之意。“吟詩”兩句,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贊為“好在句中”,就是說其本身即為佳句,不待上下文關(guān)照,自然映發(fā),自見妙處。

詞的下片仍寫別宴。寫過了酒,緊接著從歌上落筆。古人送別時(shí)唱“驪歌”,如蘇軾《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所寫“且盡一樽,收淚聽《陽關(guān)》”宋代州郡長官設(shè)宴,有官妓陪侍,歌舞酒聲遠(yuǎn)遠(yuǎn)飄去,可見宴會(huì)的盛大,此“歌聲”就是歌妓所唱!案杪曨l為行人咽”,臨別之際,歌妓也為之動(dòng)情,幾度嗚咽不能成聲。因此感動(dòng)了詞人:“記著樽前雪”。“雪”為“雪兒”省略,而“雪兒”又是指代歌妓的。雪兒為隋末李密歌姬,善歌舞,能夠根據(jù)音律填詞而歌,稱“雪兒歌”,后來泛指歌妓。詞人因歌而記著歌者,即記著此別,記著餞別的主人,一語而三得。酒醉人,而歌聲也足以醉人。“明朝酒醒大江流”,此筆回旋一轉(zhuǎn),想到明朝酒醒之后,此身已隨舟漂到湘江。此行何去?相距一百二十里的衡州(今衡陽)是第一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03960.html

相關(guān)閱讀:柳宗元《袁家渴記》原文及翻譯賞析
林逋《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
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原文翻譯 賞析
我的一生_詩歌鑒賞
史記?夏本紀(jì)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