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李白《落日憶山中》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
東風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參考譯文
雨后原野一片翠綠,煙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綺錦[1] 。
東風跟隨春姑娘回來了,催開了我家的鮮花。
正是花落日暮的時候,真是讓人嗟嘆不止。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學道煉丹砂金丹。
賞析
五言古詩《落日憶山中》寫于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李白自巫山赦還途中。詩題既曰“憶”,可見并非即景之作,乃事后之追憶。此詩乃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感觸而作,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凄慘,使李白感同身受,感概再風光的時刻亦有逝去之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05794.html
相關閱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處及全文賞析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孤城上與白云齊,萬古荒涼楚水西!钡囊馑技叭姺g賞析
“幾點漁燈小,迷近塢。一片客帆低,傍前浦”全詞翻譯賞析
謁金門?花過雨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