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王勃《對酒春園作》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王勃《對酒春園作》原文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

陜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王勃《對酒春園作》注釋

、投簪:丟下固冠用的簪子。同“抽簪”,比喻棄官。

2、山閣:依山而筑的樓閣。

3、河梁:河上的橋梁。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

4、長鏡:長的鏡子。形容狹長的水面。

5、高花:高枝上的花。

6、斷香:陣陣香氣。

7、閱:觀賞。一作“惜”。

8、年光:春光。

王勃《對酒春園作》翻譯

丟了官,從官舍來到山閣;在山閣里我拿起酒對著一座橋來喝。窄窄的水流,很像拉著一個長長的鏡子;從高處落下來的花,送來了一陣一陣的香味。很多很多的黃鶯鳥叫得像唱歌一樣,有幾個蝴蝶在這里很有次序地飛舞。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幾杯,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著自己的年歲而還想有什么別的計較!

王勃《對酒春園作》賞析

《對酒春園作》是唐代詩人王勃的詩詞作品。此詩描繪春園的佳麗景致,抒寫悠閑中含著隱隱的愁緒。詩中,景色宜人;水如鏡,花送香,鶯吟歌,蝶飛舞,一片美好,令人悅目賞心。然攜酒催醉,卻別有一腔愁悶。意象清麗,以景襯情,情思婉曲,余韻未盡。

此詩應是詩人被唐高宗下令斥出沛王府(669年)之后不久的作品。詩人廢職棄官后,在園林中看到春天美景后述之以詩,描繪了鶯歌燕舞、繁花似錦的春天風光,并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和回歸自然后的喜悅心情。

這是一首贊美春天的詩,安排合理,描寫細膩,充滿情趣。

首聯(lián)敘述詩人迫不及待亟欲回歸人自然和回歸后的形象:“下山閣”、“攜酒對河梁”。額聯(lián)具體寫詩人見到的美景,寫河水、花香,這是靜態(tài)描寫。頸聯(lián)寫動態(tài)景物,寫鶯歌燕舞,有聲有態(tài)。兩聯(lián)動靜結合,抓住春天景物欣欣向榮的特點,寫出它們的勃勃生機,流露出詩人喜悅輕松的心情。如同謝?詩句“香風蕊上發(fā),好鳥葉間鳴”(《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還上國》)一樣清新優(yōu)美。尾聯(lián)抒發(fā)詩人的陶醉之情,與首聯(lián)呼應。

詩人尤其擅長調用多種感覺從多方面描寫春天的景物。額聯(lián)從視覺、嗅覺兩個角度寫春水、花香,頗似宋代王安石詩中的意境“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撓各占春”(《北陂杏花》)。但“長鏡”、“斷香”充分展示出春水和花香的特點,比王安石的詩句寫得更細膩傳種,角度更新穎。頸聯(lián)從聽覺、視覺兩個角度寫春天的鶯歌燕舞,恰似杜甫詩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生機盎然,其樂融融。

此詩筆致疏朗,色彩明麗,詩人的興致、感觸通過景物表現出來,情趣盎然,淋漓盡致。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后,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后,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王勃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29794.html

相關閱讀:南史?張融傳原文及翻譯
致葛羅麗亞_詩歌鑒賞
關帝靈簽解簽第一簽
……如果你能……_詩歌鑒賞
唐才子傳?李白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