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把我的心,換成你的心,你才曉得這種相思有多深。
[出自] 顧? 《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注釋:
永夜:本為長夜,可引申為一夜又一夜,一夜復一夜。
拋人:拋棄人。
香閣掩:深閉香閣門。
眉斂:低垂眉眼,表現(xiàn)出愁思苦怨。
譯文:
夜復一夜地拋棄人,究竟又混到何處去?沒有一點音訊。掩閉著香閣門,低垂眉眼愁思,月亮又要下沉。
我怎能忍心不相尋?怨恨不盡的孤獨枕衾。把我的心,換成你的心,你才曉得這種相思有多深。
作者:
顧?,唐末五代詞人。生卒、籍貫不詳。前蜀王建時給事內(nèi)庭,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遷至太尉。工詩詞,其詞真摯熱烈,婉麗動人。
這首詞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nèi)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個閨中弱女子被負心人所折磨而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表現(xiàn)了舊社會情愛悲劇的一個方面。主人公怨中有愛,愛怨兼發(fā),心情復雜。作品在藝術構思與表現(xiàn)手法上甚見匠心,深得后代詞評家的贊賞。
這是一首單調(diào)小令。開頭五句,奏的是感情音響的主旋律——怨。“永夜”兩句,就懸想負心人行蹤著筆。“長夜漫漫,負心人啊,你拋下我到哪里去了?”自問還復自答:“音信已絕,奈何!”著一“絕”字,點出薄悻者之寡信絕情。“香閣掩”三句,就閨中人己方情況著筆,從環(huán)境描寫(閨門緊閉)、表情描寫(眉頭緊皺)、時間推移(斜月將落、長夜將盡)這三個方面,寫出了終宵坐候之難耐。這兩筆歸結到一點——對薄悻者之怨。
“爭忍”句以下寫心池又起新瀾。“爭忍”兩句是第一個浪頭,特點是思之不已,愛怨兼發(fā)。“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尋?”這一句心靈獨白,表明她怨中有愛,情絲難解。但稍加推究,閨門緊閉,室內(nèi)一目了然,無物可尋。“尋”這一動作,正好顯示她已陷于身難自主迷離恍惚的精神狀態(tài)。等到她頭腦稍為清醒,又得面對令人心碎的現(xiàn)實——孤衾獨處,因而“怨”字又重上心頭。“換我心”三句是第二個浪頭,特點是情之所鐘,忽發(fā)癡語。清王士?《花草蒙拾》曾指出:“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襲此。”徐山民句中之“移”字,倒也深得顧詞“換”字之真諦。換心者,移心之謂也。主人公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顆心移置在對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對方對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論事,移心之說似屬無理,而主人公發(fā)此癡想,卻正好顯示其愛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謂“無理而有情”。當然盡管如此,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將是難以避免的。這一點,明湯顯祖在《花間集》評本中曾一語道破:“若到換心田地,換與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傾向性卻十分明朗,同情完全放在被折磨被損害的弱女子這一邊,這也就從側面鞭撻了薄悻之徒。
顧?此詞,以善作情語著稱。近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把此詞作為“有專作情語而絕妙者”的顯例之一,并且說:“此等詞,求之古今人詞中,曾不多見。”足見評價之高。
這首詞首句就顯得鏗鏘有力,憤激之情,噴涌而出:漫漫長夜,薄情郎拋下人到哪里去了?甚至連音信都全無了。她獨居香閨,愁鎖雙眉,雖說是“怨孤衾”,但仍忍不住去思念他。當月亮西沉,天將破曉,輾轉反側之后,突發(fā)奇思:“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顯然,她對情人仍是一往情深。這里既有對男子的嗔怨,更透露出女子的一片深情,令人低徊不盡。
這是一首單調(diào)小令。開頭五句,奏的是感情音響的主旋律——怨。“永夜”兩句,就懸想負心人行蹤著筆。“長夜漫漫,負心人啊,你拋下我到哪里去了?”自問還復自答:“音信已絕,奈何!”這一“絕”字,點出薄悻者之寡信絕情。“香閣掩”三句,就閨中人己方情況著筆,從環(huán)境描寫(閨門緊閉)、表情描寫(眉頭緊皺)、時間推移(斜月將落、長夜將盡)這三個方面,寫出了終宵坐候之難耐。這兩筆歸結到一點——對薄悻者之怨。
“爭忍”句以下寫心池又起新瀾。“爭忍”兩句是第一個浪頭,特點是思之不已,愛怨兼發(fā)。“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尋。”這一句心靈獨白,表明她怨中有愛,情絲難解。但稍加推究,閨門緊閉,室內(nèi)一目了然,有何可尋?“尋”這一動作,正好顯示她已陷于身難自主迷離恍惚的精神狀態(tài)。等到她頭腦稍為清醒,又得面對令人心碎的現(xiàn)實——孤衾獨處,因而“怨”字又重上心頭。“換我心”三句是第二個浪頭,特點是情之所鐘,忽發(fā)癡語。換心者,移心之謂也。主人公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顆心移置在對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對方對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論事,移心之說似屬無理,而主人公發(fā)此癡想,卻正好顯示其愛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謂“無理而有情”。當然盡管如此,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將是難以避免的。這一點,明湯顯祖在《花間集》評本中曾一語道破:“若到換心田地,換與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傾向性卻十分明朗,同情完全放在被折磨被損害的弱女子這一邊,這也就從側面鞭撻了薄悻之徒。
這首詞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nèi)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個閨中弱女子被負心人所折磨而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表現(xiàn)了舊社會情愛悲劇的一個方面。主人公怨中有愛,愛怨兼發(fā),心情復雜。作品在藝術構思與表現(xiàn)手法上甚見匠心,深得后代詞評家的贊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42305.html
相關閱讀:詠月詩句
“一川明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全詞賞析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钡囊馑技叭娰p析
描寫夏天的詩
如今七事皆更變,柒米油鹽醬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