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榮施炙文言文翻譯 啟示
顧榮施炙文言文一
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zhí)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顧榮施炙文言文二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烤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后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顧榮施炙注釋
、顧榮:字彥先,西晉末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支持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江南士族領袖官至散騎常侍。
2、嘗:曾經
3、應人請:赴宴。
4、覺:發(fā)覺
5、行炙人:做烤肉的人或端著烤肉的仆人 炙:烤肉。
6、色:神色,臉色。
7、因:連詞,于是。
8、輟己:自己不吃,讓出。輟:停止,放下。
9、施:給
0、焉,兼詞“于之”,給他。
、嗤:嘲諷,譏諷。
2、遭亂渡江:指晉朝被侵,社會動亂,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
3、每:每次。
4、經:遭遇。
5、左右:扶持,保護
6、所以:…的原因。
7、坐:同"座",座位。
8、乃:是。
9、常:經常。
20、己:自己
2、欲:想,想要。
22、豈:怎么,哪里。
23、經:經歷。
24、左右:身邊手下人。
顧榮施炙翻譯
顧榮在洛陽的時候,曾經應人邀請赴宴,發(fā)現端烤肉的仆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座的人都譏笑顧榮,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
后來顧榮遇上戰(zhàn)亂過江避難,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wèi)自己。顧榮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原因,原來他就是當年接受烤肉的人。
顧榮施炙啟示
贊揚了顧榮體恤下人,推己及人,肯為別人著想的品質和行炙人的知恩圖報的品質。多做一點好事,多關心一下別人,或許就會得到回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或好人有好報。樂于助人,也要有恩必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42379.html
相關閱讀:李白《山中問答》原文翻譯及賞析
后漢書?志?五行三原文及翻譯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原文及翻譯 賞析
愛的忠誠_詩歌鑒賞
鹽鐵論?卷七?能言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