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梅堯臣《汝墳貧女》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梅堯臣《汝墳貧女》原文

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陽老牛陂,僵尸相繼。

汝墳貧家女,行哭音凄愴。

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

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龍鐘去攜杖。

勤勤囑四鄰,幸愿相依傍。

適聞閭(lǘ)里歸,問訊疑猶強。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質(zhì)無以托,橫尸無以葬。

生女不如男,雖存何所當!

拊膺(yīng)呼蒼天,生死將奈向?

梅堯臣《汝墳貧女》注釋

、汝墳:河南省汝河岸邊。

2、再點弓手:第二次征集弓箭手。

3、道死:死在路上。

4、壤河:疑即河南省的禳河,流經(jīng)魯山縣入沙河。

5、昆陽:故地在今葉縣。

6、行哭:即哭。行,從事,做。

7、。撼赡甑哪凶。

8、壯:壯年人。

9、督:督促。

0、遣:遣派。

、稽留:停留。

2、龍鐘:老年人行動遲緩、衰憊的樣子。

3、去攜杖:老人拄著手杖去充鄉(xiāng)兵。

4、依傍:依靠。這兩句是說老父臨行時,女兒殷勤地懇求四鄰一同應(yīng)征的人予以照顧。

5、適:剛才。

6、閭里:鄉(xiāng)里。閭里歸,指同鄉(xiāng)應(yīng)征回來的人。

7、疑:遲疑。

8、強:勉強。是說想打聽一下父親的消息,又怕兇多吉少,所以遲疑不敢問。

9、弱質(zhì):柔弱的身體。貧女自謂。

20、何所當:活著有什么用?當,抵當。

2、拊膺:捶胸。膺,即胸。

22、奈向:猶言活下去呢?還是一死完事呢?奈,猶何。

梅堯臣《汝墳貧女》翻譯

汝水邊貧苦人家的女兒,一邊走一邊哭聲音凄涼悲傷。她說家中上有老父,除了她這女兒再沒丁壯?ぶ械墓倮粝聛響B(tài)度強暴,縣官那里敢表示違抗。催逼嚴厲不允許片刻擔擱,老邁的父親扶著拐杖上路忙。臨走時再三拜托四鄰,希望對弱女多多相幫。剛才聽到同鄉(xiāng)人回來,向他們打聽父親下落時心里疑慮不安。果然在寒冷的雨中,父親凍死在河邊堤上。我這瘦弱的女子沒人依靠,父親的尸體也無力安葬。生女兒比不上男子,我雖活著有什么事可以承當?摸著胸頓足高呼上天,我是活是死真是兩難!

梅堯臣《汝墳貧女》賞析

《汝墳貧女》是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梅堯臣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作于公元040年(仁宗康定元年),時作者任河南襄城縣令。通過汝河邊上一位貧家女子的悲愴控訴,再現(xiàn)了一個由于征集鄉(xiāng)兵,而致使貧民家破人亡的悲劇,反映了宋仁宗時期下層勞動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難境遇。

此詩的特色在于敘事中帶有真摯的感情。作者雖是客觀地反映當時徭役帶給人民的苦難,但通過詩中人物之口抒發(fā)了父女之情、反對暴政之情,特別是最后一段寫老父橫尸道路,女兒欲葬不能而自己的命運又生死未卜,呼天搶地,感人至深。因此此詩又可稱之為“敘事抒情詩”。

通覽全詩,值得驚嘆的是詩人在創(chuàng)作上的勇氣。他把犀利的筆鋒直接指向宋朝的兵制,激烈地反對統(tǒng)治者所進行的戰(zhàn)爭!翱だ魜砗伪,縣官不敢抗”二句,頗值得人們深思?だ魹楹文菢觾幢?縣官為何不敢違抗?簡言之,是因為來頭很大。這不是在暗示上有朝廷撐腰么?宋朝以詩歌譏切時政,往往是要受到處分的,蘇軾的“烏臺詩案”便是一例。比蘇軾略早的梅堯臣用比蘇軾激烈得多的詩篇,的確是十分難得的。

這是一首敘事詩,開頭二句交代環(huán)境,引出人物!叭陦灐,指河南汝河岸邊!对娊(jīng)?周南》中有《汝墳》一首,詩中以婦女口吻說道:“魴魚額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敝祆洹都ⅰ氛J為是寫“汝墳之人”,“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事情竟如此之巧,歷史上最反動的紂王在這里征集徭役,宋仁宗也在這里募集兵丁,詩人通過這一令人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典型環(huán)境,便把這次徭役的性質(zhì)告訴讀者。下面便同樣以婦女的口吻控訴徭役的罪惡??“行哭音凄愴”,真是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你看她一邊行走,一邊啼哭,那聲音多么凄慘、悲愴!僅這一句造成的氣氛已籠罩全篇。

從“自言有老父”以下,可分三個段落。這位女子只有一位老父相依為命,“孤獨無丁壯”一句很像北朝民歌《木蘭詩》所說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在交代了家庭成員以后,便說郡吏突然上門,把老父抓走。一個“暴”字寫出了郡吏兇惡的氣勢,而“縣官不敢抗”一句則是對“暴”字的補充,連縣官都不敢違抗,何況平民百姓呢。這里的“縣官”,恐是詩人自指。“督遣”二句,幾乎使人聽到郡吏呵斥聲,他們兇神惡煞似的督促壯丁們離村,不準遲延,更不準停留。女子的老父雖已年邁龍鐘,步履維艱,還要拄著拐杖前往兵營。女兒見狀,于心不忍,便再三囑咐被抓去的鄰人,希望鄰人路上多多照顧老父。這“四鄰”二字,反映出被抓者之多,恐怕比歷史上所載的“三丁選一”還大大地超過。以上為第一段。

過了一段時間,村子里漸漸有人被放回,女子連忙去打聽,在她心目中,老父或許還能勉強支撐。“疑猶強”三字,寫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極為貼切,這使人們想到在老父去后,她心中始終忐忑不安,疑信參半:一會兒擔心老父累倒了,一會兒又希望他能活著回來。由于經(jīng)過這樣的鋪墊,下面“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便如晴天霹靂,震撼著這位女子的靈魂。啊,老父果然死了,在大雨嚴寒的時刻,在“僵尸相繼”的壤河道中!詩筆至此,達到了高潮。這是第二段。

老父死了,只留下一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又能依靠誰呢?老父的尸體橫躺在壤河道中,又有誰給安葬呢?生者如此痛苦,死者如此凄慘,這是一幅慘絕人寰的圖景。面對如此現(xiàn)實,女子毫無辦法,只好自怨自艾:她恨自己身為女子,不能代父從軍,又不能為父營葬,雖然活著又能頂什么用呢?最后她捶胸頓足,口呼蒼天,是生是死,莫知所從!皩⒛蜗颉,據(jù)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云:“義猶云奈何也!比琰S庭堅《歸田樂引》詞:“前歡算未已,奈向如今愁無計!”蓋為宋時俗語。此詩用這三字作結(jié),頗符合詩家所說的“言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值得人們吟味和深思。這是第三段。

梅堯臣的詩詞作品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50019.html

相關(guān)閱讀:周邦彥《蘭陵王?柳》原文翻譯及賞析
孟郊《殺氣不在邊》原文及翻譯 賞析
舊唐書?王丘傳原文翻譯
司馬穰苴執(zhí)法原文 翻譯
杜甫《遣興》原文 賞析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