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李煜《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原文及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李煜《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原文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流。

李煜《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注釋

、轆轤(lùlú):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里指宮廷園林中的井。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zhì)地輕而韌。古代詩人常用梧桐金井說明時已至晚秋。

2、幾樹:多少的樹。樹,這里指梧桐樹。驚秋:有二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fēng)驚動了梧桐樹。兩種理解盡管語意角度不同,但均可通。

3、晝雨:指白天下的雨。晝,白天。新愁:指悲秋之愁。

4、百尺:這里為約指,極言其長。蝦須: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須,所以用“蝦須”作為簾子的別稱。玉鉤:玉制的鉤子。這句話是說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

5、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春斷,這里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春,指男女相愛之情。雙蛾:即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皺:起皺紋,指皺眉。

6、回首:回望。邊頭:指偏僻而遙遠(yuǎn)的地方。

7、欲:想要。寄:寄托。鱗游:游魚,這里借指書信。

8、九曲:蕭本二主詞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回曲折,這里代指黃河。九,泛指多數(shù)。?(sù)流:倒流。?,同“溯”,逆流而上。

李煜《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翻譯

深秋時節(jié),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簾,眼望窗外細(xì)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閨中的思婦獨(dú)守著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愿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厥走叺,征人久無音訊。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dú)寂寞中苦苦守望。

李煜《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賞析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詩詞作品,這是一首秋怨詞,此詞當(dāng)作于開寶六年,宋太祖任命李煜的弟弟從善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并留在京師。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作登高文,哀念不已。據(jù)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首詞是從善入宋后未歸,李煜為思念他而作的。通過寫思婦想寄書問候遠(yuǎn)方征夫,卻因山重水隔以致音訊難通,表達(dá)主人公悲秋傷懷、離情難寄的情,同時也是為了表達(dá)詞人對入宋不歸的弟弟的無限思念之情。

上片寫景,先點出“轆轤”、“金井”、“梧桐”三物,不單是寫實,也都有寓意。轆轤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邊常常是女子的懷人之所。轆轤的循環(huán)滾動又與思念的輾轉(zhuǎn)反復(fù)相通,搖著轆轤,情思纏綿,往往是詩詞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邊多種梧桐,“一葉知秋”,秋來梧桐葉兒黃,故梧桐是常見的悲秋意象。這三者位置相關(guān),意義相通,常常被聯(lián)系到一起來寫女子的秋思,如吳均的“玉欄金井牽轆轤”,王昌齡的“金井梧桐秋葉黃”,與這里的“轆轤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個意思。不過,李煜的表達(dá)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強(qiáng)調(diào)了一個“晚”字!巴怼笨梢灾更S昏,暗示了從早到晚的期盼,有“黃昏望絕”之意!巴怼币部梢灾盖锷,突出梧桐葉黃隕落的形象,令人聯(lián)想歲華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來的“幾樹驚秋”,本來是寫人在驚秋,卻道以“樹驚秋”;寫情就更婉轉(zhuǎn),更深沉,并使蕭瑟的秋景與女子的傷情融合到了一起。“晝雨如愁”引出人物。說是“晝雨”,可見是下了一天還沒有停的雨。而這雨是小雨,絲雨,紛紛揚(yáng)揚(yáng),飛飛灑灑,就如同彌漫在人心中的憂愁一樣,無邊無際,無休無止!鞍俪呶r須在玉鉤”,是說精美的竹簾掛在鉤上,暗指人的遙望,下啟“回首邊頭”,景物描寫也就由室外轉(zhuǎn)入了室內(nèi)。

下片抒情,以“瓊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蝦須”,過渡十分自然。這里的“春斷”,要分作兩層意思來理解。一是說春去秋來,時光流逝,歲華漸老,青春不再復(fù)返,故日“斷”。一是說遠(yuǎn)人無消息,任憑思念,深情不得傳達(dá),“腸斷白萍洲”,“春斷”也就是“情斷”。這兩層意思相輔相映,都在表現(xiàn)思念之深,于是而有“雙蛾”之皺,有“回首”之舉,有“欲寄”之事,更用一連串的動作寫出思念之切。由皺眉,到遙望,到“欲寄鱗游”,思念的感情漸進(jìn)深化,寫出女子終于決定要以主動的訴說去打動對方的心,以喚回心愛的人?墒,“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縱使信寫出,何人可傳寄?何處可投遞?無奈之極。可越是無奈,越見情深。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jī)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fēng)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nèi)有思,秋風(fēng)秋雨關(guān)秋思,離情別恨聯(lián)秋怨,寫得婉約蘊(yùn)藉,回味悠長。后人馬致遠(yuǎn)之《天凈沙?秋思》頗得其婉約韻致。

李煜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62033.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星星們高掛空中_詩歌鑒賞
新舊五代史?李存孝傳原文及翻譯
抱樸子外篇正郭卷第六十六
三十六計之圍魏救趙第二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