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季札觀樂(襄公二十九年)原文及翻譯 左丘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左傳?季札觀樂(襄公二十九年)原文及翻譯 左丘明

左傳?季札觀樂(襄公二十九年)原文

吳公子札來聘!堄^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則勤而不怨矣!壁秊橹琛囤贰ⅰ队埂、《衛(wèi)》,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wèi)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wèi)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為之歌《》,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風風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后,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為之歌《小雅》,曰!懊涝!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I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匾,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jié)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見舞《象簫》、《南龠》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陬》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圣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陬簫》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左傳?季札觀樂(襄公二十九年)翻譯

吳國公子季札前來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朝的音樂和舞蹈。魯國人讓樂工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禮說:“美好。〗袒_始奠基了,但還沒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勞而不怨恨了! 樂工為他歌唱們《邶風》、《庸風》和《衛(wèi)風》。季禮說:“美好啊,多深厚啊!雖然有憂思,卻不至于困窘。我聽說衛(wèi)國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這個樣子,這大概是《衛(wèi)風》吧!”樂工為他歌唱《王風》。季札說:“美好!有憂思卻沒有恐懼,這大概是周室東遷之后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鄭風》。季札說:“美好!但它煩瑣得太過分了,百姓忍受不了。這大概會最先亡國吧!睒饭 他歌唱《風》。季禮說:“美好啊,宏大而深遠,這是大國的樂歌!可以成為東海諸國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國家吧?國運真是不可限量!”樂工為他歌唱《南風》。季札說:“美好啊,博大坦蕩!歡樂卻不放縱,大概是周公東征時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秦風》。季禮說:“這樂歌就叫做正聲。能作正聲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極點,大概是周室故地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魏風》。季禮說:“美好啊,輕飄浮動!粗擴而又婉轉,變化曲折卻又易于流轉,加上德行的輔助,就可以成為賢明的君主了”樂工 為他歌唱《唐風》。季禮說:“思慮深遠!大概有陶唐氏的通民在吧!如果不是這樣,憂思為什么會這樣深遠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誰能像這樣呢?”,樂工為他歌唱《陳風》。季札說:“國家沒有主人,難道能夠長久嗎?”再歌唱《鄶風》以下的樂歌,季禮就不作評論了。 

樂工為季札歌唱《小雅》。季禮說:“美好。∮袘n思而沒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說,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時的樂歌吧?還是有先王的遺民在!”樂工為他歌唱《大雅》。季禮說:“廣闊。饭樗璩俄灐。季禮說:“好到極點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厭倦,哀傷而不憂愁,歡樂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匱乏,寬廣而不張揚,施予而不耗損,收取而不貪求,安守而不停滯,流行而不泛濫。五聲和諧,八音協(xié)調(diào);節(jié)拍有法度,樂器先后有序。 這都是擁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 

季札看見跳《象簫》和《南龠》兩種樂舞后說:“美好啊,但還有美中不足!” 看到跳《大武》時說:“美好啊,周朝興盛的時候,大概就是這樣子吧!笨吹教囤睢窌r說:“圣人如此偉大,仍然有不足之處,看來做圣人也不容易。 笨吹教洞笙摹窌r說:“美好!勤于民事而不自以為有功。除了夏禹外,誰還能作這樣的樂舞呢!”看到跳《陬簫》時說:“德行達到頂點了!偉大啊,就像上天無所不覆蓋一樣,像大地無所不容納一樣!雖然有超過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過這個了。觀賞達到止境了!如 果還有其它樂舞,我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

左傳?季札觀樂(襄公二十九年)賞析

這世上的事情,真如地覆天翻,此一時,彼一時也!季禮如此嚴肅正經(jīng)、板著面孔一律稱為“美好”,的音樂、舞蹈,對今天的多數(shù)人來說,恐怕是不忍卒聽,不忍卒觀。同樣,要是季札聽見今日的《同桌的你》一類的流行歌曲,看見迪斯科一類的舞蹈,真不知要氣死幾回!

畢竟,觀念之間有了天壤之別。

在季扎的時代,雖有民間小調(diào)、自娛自樂的歌舞,卻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宗廟和朝廷。平民百姓既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更沒有“懂得音樂的耳朵”、“懂得舞蹈的眼睛”去接受、欣賞。 受那些大樂大舞。他們是邊緣上的人,永遠無緣進入到、參與到達官貴人們的樂歌和樂舞之中去。也只有達官貴人君子公卿們才會像季札那樣把音樂舞蹈看成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了不起的大事,才會那么一本正經(jīng)、恭敬嚴肅地加以對待。

其實這也不奇怪。在他們的心目中,音樂舞蹈是禮丁的一部分,是政治上的等級統(tǒng)治的輔助工具,作用就是維護等級制度和政治統(tǒng)治,如同奴仆必須為主子效力、服務一樣,因而作歌現(xiàn)舞、只在宗廟和朝廷這兩種場所中進行。老百姓即使削尖了腦袋,也不可能進得去。

我們無法說這樣對待音樂和舞蹈有什么好或不好。這是歷史的本來面目,那時擁有話語權力的人的觀念就是如此。他們這樣認為,也就照此去做。做了之后還要大發(fā)議論,一定要從中挖掘出深刻的含義來。比如《詩經(jīng)》中的那些“國風”,不過是西周時各地方上的民間歌謠,平民百姓在勞作之余有感而發(fā),率興而作, 哪里想得到什么圣人天子、治理下民、德行仁政之類!男女之間傾訴愛慕之情,征夫怨婦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傷,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表這 對剝削者的不滿和憤恨,同君子大人們心中所想的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所以,季札的評論,以及后來儒生們的評論,不過是他們自己以自己的觀念,先入為主地附會而已。一首《關睢》,本來在這的是男歡女愛的愛情追求,卻被解釋為贊美“后妃之德”!

這在我們今天看來是觸目驚心和可笑的。照我們的觀念,再也不可能像季扎那樣去理解音樂和舞蹈,不可能板著面孔拿它們作說教的工具。政治制度的好壞,同音樂舞蹈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懂音樂舞蹈的人當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不懂音樂舞蹈的人當中也有好人和壞人。世事人情的復雜多變,哪里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可去硬性框定?

我們更愿意相信,音樂和舞蹈是人們表情達意的一種方式。它們讓人們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它們也讓人通過自娛自樂來獲得精神的輕松和解脫;它們也可以表達我們對天地人的思索;它們也可以表達我們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索和追尋。陽春白雪當然使我們高雅,而我們也不拒絕下里巴人。

左丘明《左傳》左傳簡介 左傳全文 左傳譯文及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70752.html

相關閱讀:杜甫《客舊館》原文及翻譯 賞析
王昌齡《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原文及翻譯 賞析
宋史?范天順傳原文翻譯
關帝靈簽51簽 關帝靈簽解簽第五十一簽
張籍《牧童詞》原文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