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三國志?黃蓋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三國志?黃蓋傳原文及翻譯

三國志?黃蓋傳原文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孫堅舉義兵,蓋從之。堅南破山賊,北走董卓,拜蓋別部司馬。堅薨,蓋隨策及權(quán),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諸山越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為守長。石城縣吏,特難檢御,蓋乃署兩掾,分主諸曹。教曰:“令長不德,徒以武為官,不以文吏為稱。今賊寇未平,有軍旅之務(wù),一以文書委付兩掾,當檢攝諸曹,糾?謬誤。兩掾所署,事入諾出。若有奸欺,終不加以鞭杖,宜各盡心,無為眾先!背踅圆劳,夙夜恭職;久之,吏以蓋不視文書,漸容人事。蓋亦嫌外懈怠,時有所省,各得兩掾不奉法數(shù)事。乃悉請諸掾吏,賜酒食,因出事詰問。兩掾辭屈,皆叩頭謝罪。蓋曰:“前已相敕,終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彼鞖⒅?h中震栗。后轉(zhuǎn)春谷長,尋陽令。凡守九縣,所在平定。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

蓋姿貌毅嚴,善于養(yǎng)眾,每所征討,士卒皆爭為先。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語在《瑜傳》。拜武鋒中郎將。武陵變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lǐng)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斬首數(shù)百,余皆奔走,盡歸邑落。誅討魁帥,附從者赦之。自春訖夏,寇亂盡平。諸幽巴、醴、由、誕邑侯君長,皆改操易節(jié),奉禮請見,郡境遂清。后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平討。加偏將軍,病卒于官。

蓋當官決斷事無留滯國人思之及權(quán)踐阼追論其功賜子柄爵內(nèi)侯。

三國志?黃蓋傳翻譯

黃蓋字公覆,零陵郡泉陵人。起初做郡里的小官,后被舉薦為孝廉,被公府征召。孫堅組織義軍,黃蓋跟隨他。孫堅在南部打敗了山賊,在北部擊退了董卓,任命黃蓋為別部司馬。孫堅去世后,黃蓋追隨孫策、孫權(quán),披甲與敵交戰(zhàn),冒死攻城掠地。

山越諸部族不愿歸服孫吳, 有賊寇作亂的郡縣, 就任命黃蓋為那里的地方行政長官。石城縣的官吏,特別難以督察駕馭,黃蓋便任命了兩個掾吏(副官),分別主管各部門。他教導(dǎo)說:“我這位縣令沒有什么才德,只是憑武功得官,不是憑文官(的才干)而著稱。如今賊寇還未平定,而我常有行軍打仗的任務(wù),把公文處理的事務(wù)全部托付給你們兩位,你們應(yīng)當監(jiān)督管理好各個部門,糾正揭發(fā)他們的錯誤。你們在本職范圍內(nèi),處理公務(wù),簽署公文。如果有奸詐欺騙的行為,我最終不只會加以鞭抽杖擊的處罰,你們應(yīng)各自盡心盡力,不要成為眾人中先犯錯之人!眲傞_始那兩個掾吏都畏懼黃蓋的威嚴,早晚謹守其職。久而久之,掾吏們因為黃蓋不看文書,漸漸縱容了一些事情。黃蓋也不滿他們的松懈懶散,不時有所覺察,掌握了兩個掾吏不奉公守法的幾件事。于是把縣內(nèi)所有官吏請來,設(shè)酒宴招待,乘機拿出違法亂紀的事情責問。兩個掾史無話可說,都叩頭認罪。黃蓋說:“以前已經(jīng)告誡過你們,最終不只會用鞭抽杖擊來懲罰你們,這不是騙你們的!庇谑蔷桶褍蓚掾吏殺了。全縣官吏大為震驚,恐懼不安。后來黃蓋轉(zhuǎn)任春谷縣、尋陽縣縣令。凡是他所任職過的九個縣,都平安穩(wěn)定。后來又升任丹楊都尉,黃蓋抑制豪強,扶助貧弱,山越都誠心歸附。

黃蓋外表剛毅嚴肅,善于關(guān)心照顧下屬,每次出兵作戰(zhàn),士兵都奮勇爭先。建安年間,黃蓋跟隨周瑜在赤壁抵御曹操,他建議采用火攻戰(zhàn)術(shù),相關(guān)文字記載在《周瑜傳》中。黃蓋被任命為武鋒中郎將。武陵郡的蠻夷造反叛亂,攻打城邑,(孫權(quán))于是任命黃蓋兼任武陵太守。當時武陵郡的兵員僅五百人,自以為抵不住敵人的強攻,于是打開城門,讓叛軍人馬進入一半后,才突然襲擊他們,斬殺敵人幾百個,其余的都逃走了,全部回到各自的村落。黃蓋誅殺了叛軍的首領(lǐng),跟隨的人都予以赦免。從春天到夏天,叛亂全部平定,各個僻遠的地方如巴、醴、由、誕的邑侯君長,都改變節(jié)操,捧著禮物前來請求接見,于是武陵郡境內(nèi)便清平安定了。后來長沙郡益陽縣遭到山寇攻打,黃蓋又去平定討伐。被加封為偏將軍,最后病死在官任上。

黃蓋任職處理事情果斷,做事從不拖延,吳國人都懷念他。等到孫權(quán)登基,追認評定黃蓋的功績,賜給他的兒子黃柄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70755.html

相關(guān)閱讀:雅歌 第三歌_詩歌鑒賞
陳師道《登快哉亭》原文翻譯及賞析
左思?蜀都賦原文及翻譯
人生一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