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原文
吾觀鷦鷯賦,君負王佐才。
惜無金張援,十上空歸來。
棄置鄉(xiāng)園老,翻飛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遲回。
孟浩然《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注釋
、丁大鳳:丁鳳,孟浩然同鄉(xiāng)友人,行大,故稱丁大鳳。進士赴舉:赴進士科的考試。張九齡:字子壽,唐代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曾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為李林甫所讒罷相。
2、鷦鷯賦:晉代張華所作賦名!稌x書?張華傳》說,張華初未知名,著《鷦鷯賦》寄托志趣。阮籍讀后贊嘆說“王佐之才也!”于是名聲始著。這里用以比喻丁鳳的辭賦。鷦鷯:鳥名。
3、負:懷有。王佐才:輔佐帝王治國的才干!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百澰唬簞⑾蚍Q董仲舒有王佐之才,雖伊呂無以加!
4、十上:多次向皇帝上書!稇(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唐代文人求取功名,除應舉,還可上書獻賦。
5、翻:飛。摧:毀壞,損傷。禰衡《鸚鵡賦》:“顧六翩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
6、故人:指張九齡。
7、岐路:岔道。出仕和隱居是兩條不同的道路,故稱岐路!搬、“歧”通。遲回:遲疑徘徊!逗鬂h書?鄧彪傳》:“故昔人慎于所受之分,遲遲于岐路之間也!滨U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臨路獨遲回!
孟浩然《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翻譯
我很欣賞你寫的辭賦,你身懷輔佐帝王之才?上]有顯貴的援引,多次上書都落空歸來。閑困家園歲月催人老,展翅飛翔羽翼易折摧。老朋友現(xiàn)正在朝居官,仕途上切莫猶豫徘徊。
孟浩然《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賞析
《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詞作品,丁鳳將赴京應進士舉,作者寫這首詩為他送行。觀此題“呈張九齡”及詩中“故人今在位”語,知此詩當寫于公元733年(開元二十一年)至開元736年(二十四年)之間。全詩通過對丁鳳才學的贊許,既抒發(fā)了對賢才被遺棄在野的憤懣,也表白了自己要求出仕,希望得到援引的心情。
同時這首詩又是獻給正在朝為官的張九齡的,所以又有請求張九齡對丁鳳加以援引之意。公元733年(開元二十一年)以前,孟浩然也是每試不第,并多次上書獻賦終失意而歸。詩的中間四句不僅是說丁大鳳懷才不遇,也是包括自己在內的。全詩既抒發(fā)了對賢才被遺棄在野的憤懣,也表白了自己要求出仕,希望得到援引的心情。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游俠詩,后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游覽家鄉(xiāng)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shù)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范圍相當廣大。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祿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fā)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并博得時人的傾慕。李白用禮贊的口吻稱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維曾把他的像繪制在郢州刺史亭內,后稱之為“孟亭”,無論在生前死后,孟浩然都享有盛名的。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孟浩然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79815.html
相關閱讀:無望的工作_詩歌鑒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致謝_詩歌鑒賞
陸賈從高祖定天下原文及翻譯
周易?易經(jīng)比卦全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