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溫庭筠(約公元82年?約公元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漢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詩詞俱佳,以詞著稱。溫庭筠詩詞,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歷代詩論家對溫庭筠詩詞評價甚高,被譽為花間派鼻祖。王拯《龍壁山房文集懺庵詞序》云,詞體乃李白、王建、溫庭筠所創(chuàng),“其文窈深幽約,善達賢人君子愷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論者以庭筠為獨至”。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云:“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zhèn)紙,端己揭響入云,可謂極兩者之能事!庇州d張惠言語云:“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信然。飛卿蘊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備剛?cè)嶂畾!薄搬樋|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跡,花間極有渾厚氣象。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復可以跡象求矣。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眲⑽踺d《藝概》更云:“溫飛卿詞,精妙絕人。”溫庭筠在詞史上的地位,確是非常重要的。

《花間集》收溫詞最多達66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后詞的大發(fā)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隨后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終于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仍然有著極廣泛的影響。溫庭筠對詞的貢獻,永遠受到后人的尊敬。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贊賞這一聯(lián),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詩詞集,據(jù)《新唐書?藝文志》,當時曾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0卷,《詩集》5 卷,《漢南真稿》0卷,又有與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詩文合集《漢上題襟集》0卷,知其創(chuàng)作頗豐,可惜其集不傳。今所見溫庭筠之詩詞,為《花間集》、《全唐詩》、《全唐文》中所保存者,F(xiàn)存詩30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以及清曾益等人的《溫飛卿詩集箋注》;現(xiàn)存詞有王國維所輯的《金荃詞》收70首,林大春匯集《唐五代詞》錄70首。

溫庭筠詞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

除詩詞外,溫庭筠還是一位小說作家、學者。據(jù)《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3卷、《采茶錄》卷,編纂類書《學海》0卷?上缀跞客鲐,僅《乾巽子》部分文句在《太平廣記》里尚有所引錄,現(xiàn)如今無從探知其詳。尤其是《學!0卷的亡佚,實在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大損失。如果《學!纺鼙4嫦聛,必然會對學術研究和輯佚等工作大有貢獻。

作為晚唐著名詩人、中國詞史上的重要人物,溫庭筠詩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實在是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一大損失。不但詩文集亡佚,連有關溫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如今難以考知溫庭筠的詳細情況,《唐才子傳》所載溫庭筠傳,也時序顛倒,舛錯支離。雖經(jīng)有關專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雖則如此,溫庭筠還是在文學史上大放光輝,名垂千古。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蘇武廟》《?篥歌》《利州南渡》《自有扈至京師已后朱櫻之期》《瑤瑟怨》《嘲春風》《過陳琳墓》《夏中病?作》《贈少年》《拂舞詞》《雞鳴埭曲》《杏花》《舞衣曲》《夜宴謠》《商山早行》《巫山神女廟》《錦城曲》《照影曲》《黃曇子歌》《題李衛(wèi)公詩二首》《織錦詞》《蓮浦謠》《生?屏風歌》《詠寒宵》《清明日》《過分水嶺》《郭處士擊甌歌》《西游書懷》《遐水謠》《湘宮人歌》《送渤海王子歸本國》《題李相公敕賜錦屏風》《吳苑行》《常林歡歌》《送李億東歸》《送并州郭書記》《曉仙謠》《咸陽值雨》《晚坐寄友人》《傷溫德彝》《夢江南》《望江南》《玉蝴蝶》《菩薩蠻》《更漏子》《歸國謠》《酒泉子》《定西番》《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女冠子》《清平樂》《遐方怨》《思帝鄉(xiāng)》《河傳》《蕃女怨》《荷葉杯》《訴衷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994872.html

相關閱讀: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祖詠《七夕》原文及翻譯 賞析
舊唐書?李白傳原文及翻譯
杜甫《楠樹為風雨所拔嘆》原文及翻譯 賞析
張九齡《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