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造思想的重要性問題
思想是靈性生活的基石,思想如何,為人即如何。健康思想并非偶然產(chǎn)生,乃是有意識地琢磨、培養(yǎng)心思習慣的產(chǎn)物。我們?nèi)粝敫倪M自己的境遇與情緒,首先必須愿意改進思想。
思想決定了你是誰以及你將成為怎樣的人。
思想影響人的每個層面——情緒和心理健康、個人的快樂、工作與成就感、成功的程度,以及身體健康、健全的免疫系統(tǒng),均維系于是否擁有健康的思想。
這就是說,改進思想的意義在于:1.讓你更好地進行思考,從而獲得有利的外部資源。2.使自己人格更加完善,成為更受歡迎的人。3.保證自身健康,包括肉體健康與心靈健康。
二、如何面對令人不快的言論和外界干擾
倘若你總因某件事而痛苦,事實上,使你痛苦的不是這件事的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判斷或思想。而此時此刻,你就有權利來改變這個判斷。
心理治療中的認知療法強調(diào),情緒反應是信念與態(tài)度的必然結(jié)果,而非任何特定行動或事件的結(jié)果。訊息本身可能是誘因,但真正引起情緒反應的是你的信念與你對本信息的看法。
這點其實可以更加通俗地理解為:假使你降生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之初時,教你語言的父母和老師灌輸給你這樣的概念——“草泥馬”是對你的一句善意的 稱贊,就好像“你真棒”、“加油啊”,那么今后當你聽到別人沖著你喊“草泥馬”,你會非常驕傲和自豪——當然這一切只是在這個假設的次元中所可能發(fā)生的情 況,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驗和習俗已經(jīng)賦予了“草泥馬”三個漢字以完全的貶義。所以聽到別人丟給你這三個字,你會變得慍怒。
關于這個例子,書中更加具有辯證性的解釋是:“關于罵人,有兩件重要的事實:第一,它常用來當做懲罰的工具;第二,罵人只是一種象征,它有無影響力取決于我們?nèi)绾畏磻N覀兂2缓侠、不切實際地回應它,仿佛它本身合理似的。事實上,我們可以選擇不讓它傷害我們。”
所以說,我們完全有能力通過改進自己的思維,將外界釋放的消極刺激淡化,或是轉(zhuǎn)化為其他的意思、積極的意義。
比如再聽到別人對你嚷嚷“草泥馬”,你可以想想,是否此人是因為剛剛認識了羊駝這種動物而抑制不住興奮。就好像我們老師幾歲大的兒子訪問了我的另一個網(wǎng)站同步控之后,便整天嘴里嘟嚷著“同步控”“同步控”的。——這樣一來,原本揮起的拳頭可以稍稍放下。
但這又容易引入另一個令人不快的極端——認為自己只是在動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而精神勝利法這幾個字,在文學和歷史的角度都是貶義的。
對于這一點,正確的思考方式是,如果你的回避能夠避免與缺乏思考的人產(chǎn)生不必要且沒價值的正面沖突,那么何妨忍讓一下。那并不會使你所堅守的價值觀產(chǎn)生動搖,相反,對方卻可能因為沒有機會從你這里獲得有效的信息而繼續(xù)誤入歧途。
當然,一旦爭論的焦點從學術問題轉(zhuǎn)向人身攻擊甚至物理攻擊,那么,我的態(tài)度是,忍無可忍無須再忍,fuck it back。
三、如何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
這是一個嚴肅敏感,且人人可能遇到的問題。
羅馬教皇馬可·奧勒留說:“今天我將會見許多人——聒噪不休的、自私自利的、驕傲自大的、忘恩負義的。但我一點也不驚訝或困擾,因為我無法想象缺少這些人的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
當年亞當?shù)囊桓吖抢锇鵁o數(shù)的基因信息。這個世界的多樣性賦予了人們不同的特質(zhì)。因此承認多樣性,求同存異,是包容的智慧。
人無完人,你應當承認,在他人眼中,你也一定有著種種讓人無法忍受的缺點特質(zhì),以至于已經(jīng)悄悄地被列入了他人的黑名單。推己及人,你又為何一定要強求他人隨著你的意愿行動呢?人格獨立是上帝在創(chuàng)造人類并玩弄人類時,行下的唯一一點善舉。
四、意識到自己的意識是一種意識
標題拗口,但確實是這么個情況。
很多時候,人們徘徊在困惑的當口不知如何前行、為剛剛犯下的錯誤哀嘆惋惜,抑或其它種種。這時候,如果能清醒地審判自己當時當?shù)氐囊庾R,往往有很大的功效。古人一日三省,以求提高。而今同樣。
但意識到自己的意識的確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就像是計算機編程。任何一個程序,控制并調(diào)度外部資源是簡單并可行的,最難的是控制程序自身,這需要獲得句柄、調(diào)動API、改寫代碼,凡此種種。妄圖不借助子程序或第三方程序來完成一個能夠銷毀自身的小程序,再精明的程序員也會告訴你這并不如想象得容易。
更難的是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但往往人們在潛意識下采取的行動最能反映這個人的性格、特質(zhì)、內(nèi)在。有時觀察潛意識下某個人的行動模式,會讓你大開眼界。
比如,我始終認為女孩子找男朋友之前,應該通過種種渠道先打聽一下這個男孩玩電腦游戲時的狀態(tài)(如果他玩的話)。
我曾經(jīng)以此為課題觀察了一組人在打游戲時的狀態(tài),結(jié)果表現(xiàn)精彩紛呈,很多人在游戲中展現(xiàn)出與日常交際中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令人咂舌不已,大開眼界。
有些人則知行合一,態(tài)度方式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赡艿慕忉層卸1.他/她是一個活得很真實的人,從不偽裝自己。2.他/她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意識,因而即便是潛意識都能在第一時間捕獲并且轉(zhuǎn)化為對外的某些常規(guī)行為模式,掩蓋真實意圖。
意識到自己的意識是一種意識,而這種意識的行程也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你需要將自己的思維轉(zhuǎn)化成雙線程,一個線程用來進行常規(guī)的思維,另一個線程則用來監(jiān)視前面那個線程。如果腦細胞還夠用地話,不妨再辟出一個線程,用于評估上述兩個線程的協(xié)作。
五、關于樂觀
不論樂觀還是悲觀,都是我們選擇的態(tài)度,而非我們身處的環(huán)境,我們是因?qū)W習而變悲觀或樂觀。
在我看來,樂觀不僅僅是態(tài)度,更是可以習得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改造自己的思維,有意識地將某一問題轉(zhuǎn)化為更加有利的思維角度,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為有利。就像塞翁失馬那樣。
舉一個今天剛剛發(fā)生的例子。之前我因為感冒請假而錯過了一趟戲劇表演課,偏偏在那堂課上老師要求在場同學朗讀劇本并據(jù)此打分。我因為錯過這堂課而少 了朗讀分,請求之下老師給我的補救辦法是——周末(也就是今天)去學校劇場觀看一出戲的公演并提出中肯意見。這原本是一出杯具,因為我將損失一個下午的時 間(你知道對GTDer來說這多么難過),冒著寒風走出寢室,熬過一場我并不感興趣的歷史劇的演出,還得動腦子想個有價值而不是亂謅的問題(老師是專家, 可沒這么好蒙)。
為此,我換了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1.如果我不去,我這門課的成績將會比別人低,這是我不愿看到的。2.周末出去走走,正好活動身體,否則我將會宅在寢室度過。3.我將比別人多欣賞一場演出,多一種生命的體驗。
這件事的結(jié)果是,我不僅看完了這出戲(出乎意料地精彩),還當著全場演員觀眾以及前來蒞臨指到的國內(nèi)戲劇表演界的大腕的面,提出了比較中肯有價值的 看法(我醞釀了整場才憋出這么個金點子。。演出結(jié)束,表演課老師親自前來贊賞了我的看法以及救場之功,并果斷對我這門課的成績予以劇透——高分。
試想,如果我沒有抱著積極地心態(tài)完成這一切流程,怎會將不利轉(zhuǎn)化為有利,甚至超過了那些在課堂上讀過劇本的同學呢?
插一句題外話,我覺得目前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網(wǎng)民,是全世界最樂觀的人,即便中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被強奸閹割成這樣,依然忠貞愛國地堅守著國內(nèi)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全然不會因此而整個移民去國外,這不是樂觀精神是什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iwei/16711.html
相關閱讀:世界級品牌不能沒有強者思維
我國青少年常見的思維弱點
靈感捕捉訓練
思維是什么
戰(zhàn)略思維的基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