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向思維——跳出原來的圈子
走出思維誤區(qū)——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和方法
有句成語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解決不了問題或雖能解決但只是用習以為常的方案時,可以用側向思維來產生創(chuàng)新性的突破。具體運用方式有以下三種:
側向思維要求我們徹底打破“自我本位”的思考方式,經常問一問自己以下一些問題:
別人正在干的我能不能不干?
別人不干或沒有想到干的我能不能干?
其他行業(yè)、專業(yè)、企業(yè)的做法、思路、產品特點、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否為我所用?
現在的產品、思路、方法能否改變原來設想的路徑,轉換方向用到更能發(fā)揮作用的其它地方?
1)側向移入。
這是指跳出本專業(yè)、本行業(yè)的范圍,擺脫習慣性思維,側視其他方向,將注意力引向更廣闊的領域;或者將其他領域已成熟的、較好的技術方法、原理等直接移植過來加以利用;或者從其他領域事物的特征、屬性、機理中得到啟發(fā),導致對原來思考問題的創(chuàng)新設想。如為了減少摩擦,人們一直在不斷地改進著軸承。但正常思路無非是改變滾珠形狀、軸承結構或潤滑劑等,都不能帶來大的突破。后來,有人把視野轉到其他方向,想到高壓空氣可以使氣墊船漂浮,相同磁性材料會相互排斥并保持一定的距離。于是,將這些新設想移入軸承中,發(fā)明了不用滾珠和潤滑劑,只需向軸套中吹入高壓空氣,使旋轉軸呈懸浮狀的空氣軸承,或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軸承! 认蛞迫胧羌夹g解決技術難題或進行管理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的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其應用實例不勝枚舉。如魯班由茅草的細齒拉破手指而發(fā)明了鋸;威爾遜移入大霧中拋石子的現象,設計了探測基本粒子運動的云霧器;格拉塞觀察碑酒冒泡的現象,提出了汽泡室的設想,等等。大量的事例說明,從其他領域借鑒或受啟發(fā)是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一條捷徑。
2)側向轉換。
這是指不按最初設想或常規(guī)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轉換成為它的側面的其他問題,或將解決問題的手段轉為側面的其他手段,等等。
【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iwei/170439.html
相關閱讀:戰(zhàn)略思維的基礎是什么
思維是什么
靈感捕捉訓練
我國青少年常見的思維弱點
世界級品牌不能沒有強者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