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計時快速閱讀測試題例(附參考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快速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善于描寫一個人的美,莫如宋玉。他在《登徒子好色賦》里是這樣描寫“東家之子”的美:“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東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處”。稍為多一點,或稍為少一點,就不美。
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處”。京戲著名演員表演,總講究不瘟不火。優(yōu)秀的歌手在熱情地歌唱時,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煉鋼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話:“過”與“不及”都不好。“不及”就是“不夠”,許多人都知道這是不好的,或者說這是“不夠好”。“過”就是“過火”,“過了火”,卻往往容易被認為好。說這是“深”、“透”,是“徹底”,難道不好嗎?其實過了頭,常常把好事做成壞事。事情做得過一分,就會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覺睡得著就好;但睡覺過多就可能變成懶漢。勞動好,但勞動過累,就要妨礙健康。而對健康過于注意的人,又常常會造成精神上的一種負擔,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結果反而把身體搞壞了。列寧說過:“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來仿佛向同一方向前進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這話講得多么深刻。
寫到這里,有人會問:“依你說,一個漂亮的姑娘,個兒要高,又不能太高。臉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紅,又不能太紅。什么事都要不長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豈不是變成折衷主義了嗎?孔夫子講過:過猶不及。你的說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我說:不是折衷主義,折衷主義是按自己的主觀,把長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來被二除的東西。自己以為“恰到好處”,其實是一種主觀上的想象。我說的“恰到好處”,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過”與“不及”,是按孔子所說的標準來衡量的。
我們常說做事要恰如其“分”,這“分”也就是標準的意思?追蜃诱J為的“分”和我們的不同。馬克思主義者對“過”與“不及”有自己的標準,那就是客觀的實踐的標準。這個客觀的標準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fā),按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辦事,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尋找這個客觀標準,就要下番調查研究功夫,認真走群眾路線;而且要善于在實際行動中總結出經驗來。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判斷什么情況是“過”,什么情況是“不及”,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恰到好處”。
(選自《青春漫語》,作者:楊述)
問題:1.本文題目是: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5.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是怎樣描寫“東家之子”的美貌的?文章引用這一番描述有什么作用?
6.文中為什么要敘述“‘過’與‘不及’都不好”?在“過”與“不及”兩方面中,作者著重論述了哪個問題?為什么?
7.“恰到好處”與折衷主義有什么不同?
8.為什么說“恰到好處”不是中庸之道?
9.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10.學習此文,你得到什么啟示?還有什么疑問?〔參考答案〕
①恰到好處
②楊述
③《青春漫語》

④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處。
⑤“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文章引用這番描述的作用是:A.作為論據;B.引人入勝,有趣味性。
⑥a:“過”與“不及”都是“恰如其分”的反面。b:在二者中,作者著重論述了“過”的問題。因為“不及”的問題非常明顯,不說自明。而“過”往往易被人們錯誤理解,對其危害認識不深。
⑦折衷主義是按主觀把長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來被二除的東西,是主觀上的想象;而“恰到好處”是客觀的。
⑧中庸之道的“過”與“不及”,是按孔夫子所說的標準來衡量的,孔夫子的標準和我們的不同,我們的標準是客觀的實踐的標準。
⑨(1)分析問題既全面(“過”與“不及”都涉及),又有重點(“過”),論證透徹,說服力強。
(2)用趣聞引入,趣味性強。
⑩(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udu/17581.html

相關閱讀:快速閱讀,我們又是落后者
快速閱讀是否會損害人的視力?
如何練習才能快速閱讀?
自我速讀訓練方法
快速閱讀中影響注意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