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怎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快速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理解知識有三級水平,低級水平的理解是指知覺水平的理解,就是能辨認和識別對象,并且能對對象命名,知道它“是什么”;中級水平的理解是在知覺水平理解的基礎上,對事物的本質與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揭露,主要表現(xiàn)為能夠理解概念、原理和法則的內(nèi)涵,知道它是“怎么樣”;高級水平的理解屬于間接理解,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重新建立或者調整認知結構,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并使知識得到廣泛的遷移,知道它是“為什么”

理解力是衡量學習效益的重要指標,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整體思考的能力。
學習需要借助積極的思維活動,弄清事物的意義,把握事物的結構層次,理解事物本質特征和內(nèi)部聯(lián)系,需要對學習材料作整體性的思考。因此,個體應該培養(yǎng)自身的全局觀點,考慮問題要從大局出發(fā),著眼于整體問題的解決。這是因為整體思考能力的強弱影響著個體的學習效果。

2、 洞察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對問題要具有洞察力。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學習的材料,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 想象力、類比力。
正如想象可以讓知識插上翅膀一樣,想象力可以讓個體學習知識的能力得到飛升。而類比力是將同類事物進行比較的能力。同類事物具有相似之處,也具有相異之處,對其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 直覺力。
直覺力是個體學習能力達到一定程度而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能力。有些東西是要靠直覺把握的,學習有時也要靠直覺。直覺力高低對學習效果好壞有時也起重要作用。

5、解釋力。
即解釋經(jīng)驗現(xiàn)象的能力,也就是運用觀念進行邏輯推演的能力。學習需要將學到的知識經(jīng)過概念、判斷、推理的抽象思維過程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東西,并能對其進行合理的解釋:能否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解釋,是判斷一個人理解力高低的最重要標準。

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一般來自一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通過親自實踐獲得大量感性知識,然后通過思考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些構成了個人知識的一小部分來源。

另一方面:則是直接把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繼承過來,把社會的知識轉化為個人的知識,這是中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或大部分來源,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個體都必須親自去體驗,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個體的經(jīng)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他的歷代祖先的經(jīng)驗的結果來代替。”在繼承知識的各條途徑中,可以說閱讀是一條主要途徑。

實際上,在校學習時,僅僅依靠上課是無法理解全部知識的?梢哉f,學生時代的學習一天也離不開閱讀,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用書,離開書,離開閱讀,學習就會十分困難。要知道,老師上完課就走了,而書籍卻始終伴隨著我們。
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代,要珍惜這無憂無慮、精力充沛的寶貴時光。要充分利用這一階段多讀點書,多繼承點人類的寶貴知識財富,為一生的事業(yè)打下雄厚的基礎。同時在閱讀活動中增長起來的閱讀能力,將為一生中不斷地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閱讀需要哪些條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詞、句、段、篇的基本知識
閱讀就是要通過與字、詞、句、段、篇打交道,從中獲取知識,如果不掌握這些知識,那么,閱讀就變成看“天書”了。中學生如能掌握5000個字,閱讀一般文章就問題不大了。有的學生之所以閱讀能力差,就是因為沒掌握足夠數(shù)量的字、詞(主要是實詞)和詞組的表達概念,而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句是用詞按一定的語法規(guī)律聯(lián)結而成的語言單位,一般用來表達判斷,表達相對完整的思想。對句的理解不單要求掌握詞義,還要求掌握語法。沒有語言,思維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見,閱讀的重重困難,往往是由不識字詞,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帶來的。因此認真學好語文,在閱讀中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科學家用他們的親身體會,明確地指出了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數(shù)學家說:“很難想象一個文理不通、錯字連篇的人,能把邏輯嚴謹?shù)臄?shù)學內(nèi)涵表達出來。”著名數(shù)學家蘇步青說:“我從小打好的語文基礎,對我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還覺得學好語文對訓練一個人的思維很有幫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條理。這些,對我后來學好數(shù)學都有很大好處。”人們贊譽蘇步青為“數(shù)學詩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
不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就會給閱讀帶來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難重重。有人說,到了21世紀,如果不懂生物化學,不懂生態(tài)學,可能連報紙都看不懂。現(xiàn)在報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生態(tài)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遺傳工程”、“基因”等專用名詞,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礎知識?梢姡朐诂F(xiàn)代化社會里提高閱讀能力,必須盡快掌握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行。

3)要會用工具書
在閱讀時難免有些字不認識,也有的一時想不起來,這時,如果手頭有《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就可以及時地查一下,以掃除閱讀中的障礙。當然,根據(jù)閱讀的需要,準備一些相應的參考書籍,準備隨時查找也是必要的。如果工具書齊備,查找熟練,閱讀起來就會順利得多。當然,通過查找工具書,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識進一步豐富起來。

二)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
面對浩瀚的書海,如果讀書沒有目的和計劃,將會無所適從。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每天又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因此,可供閱讀的時間,尤其是課外閱讀的時間并不多,如果讀書再沒有目的和計劃,就會使寶貴的閱讀時間得不到充分地有價值地利用。

中學生的閱讀應以達到這樣的目的為出發(fā)點:
有利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有利于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有利于彌補自己的弱點,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安排閱讀計劃時要注意:
圍繞課本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例如,讀一些與課內(nèi)學習有關的科技史,人物傳記,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內(nèi)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內(nèi)學習的內(nèi)容,使思維更加活躍。

圍繞自己的愛好或特點讀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一個愛好理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到閱覽室讀有關的報紙雜志,一個喜歡文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去讀各種文學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閱讀文學名著。

至于課外書的選擇,可以請教老師,請教高年級的優(yōu)秀生或同班的同學,也可以請教家長。把他們的好經(jīng)驗學過來,實在是一種省時間的好辦法,選好一本書,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收獲。

書選好了,再把讀書的時間分配好,不僅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也不至于沖擊課內(nèi)的學習。長期堅持下去,學習中的弱點就可以得到彌補,個人的特長就可以得到發(fā)展,既促進了課內(nèi)的學習,又豐富了課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學生讀書缺乏目的和計劃,一昧地從興趣出發(fā),常?匆恍﹤商叫≌f、武俠小說,達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為看這些書而開夜車,不完成作業(yè),結果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課內(nèi)的學習,這是一種不好的讀書傾向。

三)要處理好博覽和精讀的關系
博覽就是廣泛地看書,目的是針對書的內(nèi)容作一般了解,以發(fā)現(xiàn)書內(nèi)精華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識。廣泛閱讀可以博采眾長,正如魯迅所說:“如果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覽就是觀大略,在短時間內(nèi)閱讀大量書籍,為精讀創(chuàng)造條件。觀大略的方法是:看目錄,從目錄中發(fā)現(xiàn)有用的內(nèi)容,再翻閱有關部分,到書店選書就是用這種辦法;看內(nèi)容提示,看書的開頭幾段和結尾幾段,以掌握書的大概內(nèi)容;也可以用快速閱讀法,就是用較快速度讀一遍,了解大致的內(nèi)容。

在博覽的基礎上,在同類的書中選出一本最好的進行精讀。精讀之后再閱讀同類的其他書籍。精讀時,要“細嚼慢咽”,要多動腦筋,要反反復復地讀,還要認真做讀書筆記。

數(shù)學家張廣厚在談起學習一本數(shù)學小冊子時說:“這篇論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老用手摸這幾頁,白白的書邊上,留下了一條明顯的黑線。這樣反復學習,對我們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的愛人說:‘這哪叫念書!簡直和吃書一樣。’”

精讀過的書,要做到:一懂,就是對書的基本內(nèi)容要達到理解的程度;二記,就是要記住所理解的內(nèi)容;三會,就是會運用這些理解了的知識;四熟,就是能熟練地將從書本內(nèi)學到的知識表達出來或運用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中學是基礎教育,是打基礎的階段,因此要把精讀的目標指向教科書和主要參考書。

四)要勤于思考
愛因斯坦說:“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tǒng)統(tǒng)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求的一切。”就是說,閱讀時要抓住書中的精髓,實現(xiàn)由淺入深的轉化。

英國詩人柯勒律曾把讀者分為四類:第一類好比計時的沙漏漏沙,注進去,漏出來,到頭來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第二類好像海綿,什么都吸收,擠一擠,流出來的東西原封不動,甚至還臟了些;第三類像濾豆?jié){的布袋,豆?jié){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類像開掘寶石的苦工,把礦渣甩一邊,只要純凈的寶石。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閱讀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華羅庚說:“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過去學過的小學算術、初中代數(shù)在腦子里還有那么多嗎?沒有那么多了。因為我們理解了,會運用了,這就是說書變薄了。”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閱讀時要實現(xiàn)由多而雜到少而精的轉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udu/78560.html

相關閱讀:直讀法
毛澤東的讀書法
幾個簡單的速讀技巧
快速閱讀的一些經(jīng)驗體會
怎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