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有助于幫助大腦整理文章的內(nèi)容,認識文章的主旨
有了預習之后,了解內(nèi)容的速度就會頓時加快
所需時間只是幾分鐘,有時甚至幾秒鐘就夠了。
預習有三個階段:
1、調查文章,了解文章的概要:
很多時間,僅僅通過調查文章,你就獲得了所有你需要的信息
通過調查,你可以知道文章的大概結構,知道重點在什么位置?梢暂p易的梳理出文章的主旨。
調查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簡短的報道只要30秒,較長的文章或報道也許要3分鐘,一本書則花上5到8分鐘就夠了。若用時過多,則你可能還在沿用就是閱讀方法。
調查時,你要整理看過的內(nèi)容,在腦海中組織它的結構。積極的組織會使知識牢記不忘。
在翻閱時,要先注意以下的幾個部分:
● 書名和副標題
● 目錄
● 索引
● 如果是書籍,要注意第一頁和最后一頁
● 如果是其他文章,就要注意章節(jié)的開頭和最后的段落
● 標題、小標題、粗體字
● 圖案、圖表和說明
● 摘要、結論、末尾的提問
2、尋找關鍵詞,了解文章中心要旨:
關鍵詞就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且會躍入眼簾,有分量的詞語。找到關鍵詞語,就能順利的掌握文章概要。
在封面、目錄、標題中不斷出現(xiàn)的詞語,或是索引中頁碼出現(xiàn)最多的詞語都是找關鍵詞的重要方針。
報道文章,5到10個關鍵字;
書籍,20到25個關鍵詞。
整個過程在兩分鐘內(nèi)完成即可。
你也可以約20頁選一個或兩個關鍵詞。
不要刻意的去想什么是關鍵詞語,只要注意那些頻繁進入你大腦注意的詞語就可以了
3、重新檢討閱讀方針,檢討是否需要閱讀
通過前面的調查和找出的關鍵詞語,你可以問下你自己
1、這個文章值得繼續(xù)閱讀嗎
2、我還需要知道更詳細的內(nèi)容嗎
3、再去看一次,是不是能達到我閱讀的目的
4、是不是我要換一個其他目的來閱讀
5、是不是有其他的書籍比這個更值得閱讀
對于很多書籍,你僅僅通過這個步驟,就已經(jīng)可以決定是不是值得繼續(xù)閱讀下去,沒有必要為無用的信息浪費時間。如果確實值得一讀,那么翻到你認為的重點的地方去好好看看吧!
最后提個醒,預習的成功秘訣是:不深入閱讀。
要克制自己想詳細閱讀的沖動,給大腦一個整體感知的機會,同時留下詳細閱讀的渴望
這樣更容易激起閱讀的興趣。
不要在預習時花費太長時間,一本書的時間為5到8分鐘為宜,熟練后控制在1-3分鐘左右
你也可以在閱讀一本書后,做一次同樣的事情---復習。方法就是上面的1、2!
本文網(wǎng)址:http://www.yy-art.cn/sudu/potoread/130.html
相關閱讀:影像閱讀步驟一 準備與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