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很多準父母們早早就準備對寶寶進行胎教,然而卻不知道在胎教的同時,你可能不知不覺走入了誤區(qū),而讓胎教適得其反了。那么,究竟在胎教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qū)呢?
1、拍打“胎教”
誤區(qū):有人建議,當胎兒踢肚子時,媽媽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兒再踢,媽媽就再拍打。每天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據(jù)說,生下來的寶寶在聽、說和使用語言方面都能獲得最高分,有助于寶寶的智力發(fā)展。
真相:從剛生下來寶寶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小寶寶除了要吃東西填飽肚子睜開眼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就連大小便他也可以閉著眼完成。對新生的寶寶你會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地去拍打他嗎?而且,當他還在腹中的時候,胎動并不是閑來無事在和你做游戲,他可能是伸個懶腰,或換個睡姿。你對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煩躁不安,這并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2、音樂“胎教”
誤區(qū):在一些“胎教”課上,你肯定這樣地記錄著:懷孕5個月時進行音樂胎教。每次5~12分鐘,6個月后,每次20分鐘,一天1~2次。連音箱擺放的位置都有講究,放在1米左右處,揚聲器對著腹部,分貝在65~75。不僅胎兒聽,準媽媽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真相:用聲音來刺激胎兒,無非是想對其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積極影響。而實際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jīng)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jié)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是有害的噪聲,它有可能對胎兒造成易干擾和易激惹性。也就是說,本來給胎兒一定音量的聲音才能引起他的反應,而現(xiàn)在,一個比原來音量還要低的聲音就能引起他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胎兒變得伶俐了,但實際上,是胎兒得不到安靜的環(huán)境,神經(jīng)變得緊張了。
3、胎教音樂越大聲越好
誤區(qū):許多孕媽媽進行胎教時,卻是直接把錄音機、收音機等放在肚皮上,讓胎寶寶自己聽音樂。這是不正確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孕媽媽,把“胎教音樂”當作培養(yǎng)“神童”的智力胎教法寶,這是一種認識誤區(qū),特別是不合格的胎教音樂磁帶,將會給母腹中的小寶寶造成一生無法挽回的聽力損害,應引起準媽媽們的警醒。
真相: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長到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長到6個月時,胎寶寶的聽力就發(fā)育得接近成人了。這時進行胎教,確實能刺激胎寶寶的聽覺器官成長,促進寶寶大腦發(fā)育。正確的音樂胎教方式應該是孕媽媽經(jīng)常聽音樂,間接讓胎寶寶聽音樂。此時胎寶寶的耳蝸雖說發(fā)育趨于成熟,但還是很稚嫩,尤其是內(nèi)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極為嬌嫩,如果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很容易遭到不可逆性損傷。因此,進行音樂胎教時傳聲器最好離肚皮2厘米左右,不要直接放在肚皮上;音頻應該保持在2000赫茲以下,噪聲不要超過85分貝。另外對孕媽媽來說,最好不要聽搖滾樂,也不要聽一些低沉的音樂,多聽一些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對孕媽媽、對胎寶寶才都有好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taijiao/52989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