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外國名篇名著”這一專題編寫的。本組教材的編排是和五年級上冊第一組“我愛閱讀”、五年級下冊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一脈相承的,目的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進一步擴展學生讀書的視野,使學生得到異域文化精華的滋養(yǎng)。
本組選編的4篇,有兩種呈現(xiàn)方式:一種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們是安徒生童話和契訶夫短篇小說中的名篇,是單篇的作品;一種是外國文學名著《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斷的編排方式。4篇文都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運同樣引人關注。
結合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的內容緊緊圍繞《魯濱孫漂流記》,“回顧?拓展四”各個欄目從外國文學作品內容及閱讀方法交流、外國作家作品中的雋語集萃到外國作家趣味故事,無一不是和主題相互呼應、步步深入的。
二、教學目標
1、拓寬學生閱讀的視野,引導閱讀適合他們程度的外國名篇名著;
2、通過閱讀,了解不同國家多樣的文化,關心人物命運;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把握主要內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梗概加精彩片段的教學。
四、教學措施
從本組的編排特點出發(fā),堂教學與組織內外閱讀活動相結合,使學生從單篇作品走向長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領下,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文學名著。
五、教時安排
12——14時
14 賣火柴的小女孩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文,把握文內容,關注文中人物的命運,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fā)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時安排
2時
教學準備
五次擦燃火柴的件;樂曲《天鵝》
教學過程
第一時
一、從作者入手,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出示幾段話請學生讀:
a我年屆七十,有機會又讀了一遍安徒生童話,頗有以前沒有過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領悟到,安徒生童話真是可以從小讀到老的書。(任溶溶)
b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里,雖然他并不經(jīng)常給你一個甜蜜蜜的大團圓──而是讓女孩點完所有的火柴凍死,讓錫兵為了得不到的愛情甘心熔化,讓小人魚化成美麗的海水泡沫,讓剛剛愛上公主的窮人失手燒掉自己的飛箱──但掩卷之后,我們覺得他的童話世界仍然充滿了善良和愛,充滿了感動和美。
c丹麥大物理學家奧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對安徒生說,如果他的長篇小說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話將使他不朽。
d列夫•托爾斯泰曾意味深長地問高爾基:“你讀過安徒生嗎?我讀過,十年前,我沒讀懂,十年后,我終于讀懂了,他很孤獨,非常孤獨!”
e我相信,用生命寫作的作家無論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個,他的生活、經(jīng)歷、情感、血液、夢想……一切都在文字中,這使得他的童話擁有豐富深刻的內涵,在兒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廣受歡迎。僅此一點,就可以把世界上絕大部分童話作家和安徒生區(qū)別開。
1.關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
2.關于安徒生,你不解什么?
二、從故事走近安徒生
1.簡介《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fā)表于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為一幅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里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饑餓。最后,她終于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懷著這種感情創(chuàng)作了這篇感人的童話的。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導入新:丹麥的安徒生是舉世聞名的“童話王子”,他的童話作品《丑小鴨》、《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裝》、《拇指姑娘》等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
2、讀題,問:讀了題目,有人問你,寫了一件什么事?(小女孩賣火柴)通過預習,你應該知道其實還寫了什么?(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和凍死在街頭。)理清文思路:小女孩賣火柴(1——4自然段);美好的幻想(5——11自然段;凍死街頭(12——13自然段)
3、提供詞語和短語,把事情說清楚具體。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著頭赤著腳 又冷又餓 擦燃 幻想 暖和 噴香 美麗 慈愛 寒冷 饑餓 痛苦 微笑……)
第二時
教學目標:
1、主動閱讀童話,走近并走進賣火柴的小女孩,品讀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慘命運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2、在“讀、說、悟”中努力達到語言與精神的共生,同時嘗試用現(xiàn)代的眼光解讀童話,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觀。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快速閱讀文,積累短語,品讀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慘命運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學難點:在“讀、說、悟”中努力達到語言與精神的共生。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提供詞語和短語,把事情說清楚具體。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著頭赤著腳 又冷又餓 擦燃 幻想 暖和 噴香 美麗 慈愛 寒冷 饑餓 痛苦 微笑……)
二、走近小女孩,走進小女孩
過渡:通過你們的回答,知道小女孩幻想到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請快速的讀文5——11自然段,找出小女孩幻想到的句子讀讀。
1、快速閱讀,找出四次美好的幻想。
2、交流,質疑:此時,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么?(小女孩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美好的幻想?)
3、再次快速讀全文(特別是1——4自然段),尋找小女孩幻想的原因。(寒冷、饑餓、痛苦、孤苦)重點講寒冷。
4、交流。指導有感情地讀好四次幻想的那種渴望心情。(動態(tài)生成)
5、四次幻想,引導感悟。
這幻想是( )的!
6、朗讀小女孩最后的一次幻想,引導感悟。
過渡:小女孩想留住奶奶,老師讀:第10、11自然段,學生接讀重點句。
7、出示: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是幸福的。
8、小結:這溫暖、這食物、這歡樂、這疼愛、這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自幻想。
三、走進作者,走向積極
過渡:小女孩就是在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請讀:
出示: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1、同學們,小女孩的死有什么反常嗎?
2、安徒生寫這童話故事到底想表達什么?指名談。
3、:齊讀并記住安徒生的話:夢想是極其珍貴的,它是引導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的階梯。
4、作業(yè)。
板書:
賣火柴的小女孩
幻想 原因
火爐 寒冷
烤鵝 饑餓
圣誕樹 痛苦
奶奶 孤苦
教后反思: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19世紀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這篇童話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餓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深刻地控訴了當時丹麥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專制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我引導學生學習文的第二大段,學習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種種幻象,從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領悟作者基于現(xiàn)實合理想像的表達方法。
靜下的時候細細反思這堂,了以下幾點成功之處,還有需改進之處以及困惑之處
一、成功之處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情感
創(chuàng)設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欲望,推動教學活動向縱深發(fā)展。因此,我在堂中,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上前,精心設計開導語:上一節(jié),我們從安徒生的筆下認識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在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小女孩還在大街上賣火柴,讓我們把思路拉回到19世紀那個寒冷的夜晚……另外,借助音樂,通過朗讀把學生帶入到文的情景中。
3、文本對話,領悟文內涵
《語文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教學時,能夠反復讀,一次一次地與文本對話,領悟文的內涵,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這篇文的難點是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奶奶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能夠引導學生去體會,幻景越是美好,現(xiàn)實越讓人感到悲涼,學生也能領悟到到小女孩只能通過幻想滿足一下她對幸福的渴望,太可憐了。學生在一次次地與文本對話中,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一次次從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從中,深刻體會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4、反復朗讀,升華學生情感
在突破難點,領悟文內涵之后,通過配樂朗讀,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從而對她產(chǎn)生了深切的同情。
二、須改進之處
1、領悟作者基于現(xiàn)實合理想像的表達方法,這一點達成度不高,我想,在教學中,如果適時的點撥一下這種寫法,應該會更好,
2、的結尾可以適當有一些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激發(fā)學生學生用筆去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愿望。
三、值得思考之處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兩大屬性,工具性是基礎,人文性是核心。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語文的人文性則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領悟和把握文中的人文內涵是開展人文教育的前提。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
雖然明白這一點,但是上時如何很好的去操作卻很難,總有一種眼高手低的感覺。所以如何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文上達到完美統(tǒng)一,教師該如何操作是我在將的教學中需要思考的。
15 凡卡
學習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饑餓、禮拜、生銹、揉皺、昏暗、瞇縫、聳肩、一縷、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凍僵、逗笑、竄過、逮住、孤兒、打攪、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誕樹、黑糊糊、笑瞇瞇、孤零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文。整體把握主要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文的表達方法,體會敘述、信、回憶穿插寫、苦樂對比的表達效果,體會文結尾“夢”的含義。
學習重點
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了解凡卡的苦難生活,通過凡卡的神態(tài)、動作、聯(lián)想,了解凡卡的內心世界。
學習難點
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和凡卡的回憶交叉在一起,同時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這種復雜的穿插和變化人稱的寫法是學習上的難點。
時安排
2時
教學準備
1.預習文。
2.閱讀:《在人間》片斷。
第一時
一、簡介作者和作品,導入新
《凡卡》這篇小說寫于1886年,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tǒng)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著苦難的生活,無數(shù)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契訶夫在父親的雜貨店里,親眼目睹了父親對小學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學徒的命運。凡卡就是這些可憐的小學徒中的一員。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走進凡卡的學徒生活,看看那個時代的農(nóng)村兒童的生活是怎樣的。板書題:凡卡
二、檢查預習:
1.通讀全文,認讀生字詞。
2.說說你對凡卡有了哪些了解?
三、快速摸讀文,想想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凡卡的學徒生活主要在什么內容中反映出的?
根據(jù)學生,幫助學生把文內容進行梳理。
四、閱讀凡卡的信,圍繞“信”,體會凡卡痛苦生活和心情。
1.用一句話概括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主要內容。學生可能會這樣概括:
生:凡卡受不了學徒生活了,請求爺爺把他接回鄉(xiāng)村去。
生:凡卡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求爺爺把他接回去。
生:凡卡受不了了,只有死路一條了,哀求爺爺把他接回去。
2.抓住“指望”,體會凡卡生活的無望。
(出示)“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誰說說,“指望”是什么意思?
(1)九歲的凡卡離開鄉(xiāng)村,離開疼愛他的爺爺,到莫斯科這個大城市當學徒,他曾經(jīng)有什么指望呢?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
*他一定指望著到鞋匠這里學會做鞋,能夠有一樣本領,養(yǎng)活自己。
*他想掙錢,讓爺爺和他都過上好的生活。
*他們一定以為,在大城市是比較好生活的。
*他可能還想,莫斯科是個大城市,他有了本事,可以在大城市生活,不再貧窮,離開鄉(xiāng)下。
*他還可能指望自己做出最漂亮的鞋,賣很多的錢,當一個有錢的人。
(2)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現(xiàn)在,剛到這里三個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沒有指望了,你能從他的信中找到原因嗎?細讀凡卡的信,畫出有關的句子進行交流。
相機引導學生關注凡卡的生活,抓住具體事例和句子,體會凡卡沒有指望的生活。
以情激情,引導學生讀好凡卡飽含悲情的信:是啊,這一切的一切,把小小的凡卡心中的指望砸得粉碎。在這個冰冷的世界,生活在這一群冰冷的殘酷的人中間,弱小的他能指望什么呢,他只希望爺爺救救他,救他離開這個魔鬼般可怕的地方,因為他已經(jīng)看到死在向他招手了。凡卡的信,是蘸著血和淚寫的,是這個窮苦的鄉(xiāng)下孩子的吶喊!是對這個悲慘世界的控訴!請把這封信有感情地讀一讀,進一步體會凡卡的悲慘生活和痛苦心情。
(3)凡卡在城里的一切美好的指望都破滅了,又產(chǎn)生了新的指望,你知道是什么嗎?
引導學生讀他乞求爺爺?shù)脑捄蛯ξ吹脑O想以及急切的心情。
第二時
一、圍繞凡卡的夢,兩次續(xù)寫,體會凡卡夢的含義。
1.讀凡卡的夢:凡卡的信終于寄走了,同時寄走了他滿心的希望,他就是懷著這樣的希望睡熟了。按著凡卡的想法,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呢?(生自由談自己的看法)夢為心聲,我們看看從凡卡的夢中會感受到什么。
讀凡卡的夢,注意省略號,接著設想延續(xù)的夢境,體會凡卡的美好而急切的心情。
2.凡卡的夢會變成現(xiàn)實嗎?細讀凡卡回憶部分和敘述部分,抓住有關事例和句子談自己的看法。
引導重點:
*醉醺醺的郵差,不清楚的地址,使信無法寄到爺爺手中。
*即使寄到,他的夢也依然只是個夢而已:
在凡卡心中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其實蘊含著貧苦,更襯托出的城市學徒生活的悲慘。
爺爺?shù)哪挲g、做的事情都不足以養(yǎng)活一個漸漸長大的孫子,把孫子送到城里,是爺爺唯一的選擇和希望。
3.再讀凡卡的信,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寫上幾句想說的話。體會凡卡終究夢碎現(xiàn)實依舊的悲慘命運。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想想作品為什么這樣打動人心?體會作者表達上的特點。
可以通過假設引導:
假如沒有回憶……
假如沒有對凡卡寫信過程中的動作描寫……
三、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1.快速閱讀,想想與《凡卡》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2.說說作者的學徒生活怎么樣?
3.推薦讀《在人間》。
板書設計:凡卡(俄 契訶夫)
學徒生活悲慘 鄉(xiāng)村生活“美好”
渴望得到關愛 心愿無法實現(xiàn)
教后反思:
教《凡卡》這篇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慘命運,激發(fā)學生對凡卡的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憎恨,我引導學生抓文的重點句,自主學習,讓他們多思多想,多方面多角度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自讀自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成功的喜悅。
抓文重點段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讀這部分內容,然后抓文的重點句“我沒有指望了,我的生活連狗都不如”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再引導他們從這句話中,自主提問題:“凡卡的生活為什么沒有指望了?”“文中的狗過得好嗎?”……學生提了不少問題,我從中選幾個寫在黑板上,提出自學要求:“(1)從文找一找,回答這些問題的句子。(2)讀一讀有關句子。(3)劃一劃,把有關的句子劃出。”最后我問:“凡卡為什么會過著連狗都不如的生活呢?”經(jīng)過討論,學生很快明白了,凡卡悲慘的命運是當時黑暗社會造成的。
16 湯姆•索亞歷險記
學習目標:
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的大意。即湯姆•索亞的歷險經(jīng)歷,
2、欣賞作品的精彩片段,體會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感悟作者語言的特點,激發(fā)閱讀原著的興趣。
評估設計:
1、目標1,堂上通過瀏覽文,同桌互說,指名交流,師生反饋完成。
2、目標2的學習,通過細讀、品讀文,把梗概和精彩片段進行對比閱讀,體會人物特點。并且通過猜測梗概中相關部分內容、抓住梗概中不明之處,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欲望。
學習重點:
在快速閱讀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激發(fā)起外閱讀的興趣。
學習難點:
在片斷賞析過程中選取一個語言訓練點(六個“怎樣”,五個“如何”),讓孩子展開想象進行小練筆。
時安排:
一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
1、回顧第四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外國名家的作品?
2、今天老師還要推薦一篇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板書題)給你們,它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先生(板書)的四大名著之一!稖匪鱽啔v險記》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jīng)百年,魅力不減。有人說:如果馬克吐溫的小說是皇冠的話,那這部小說就是皇冠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見一見這顆明珠。
二、學習梗概
1、請看題目,你覺得這篇小說的關鍵詞應該是什么?什么叫歷險?
2、學習梗概部分,寫了湯姆的幾次歷險,你能用小標題的形式寫下嗎?
墓地歷險
荒島歷險
鬼屋歷險
洞歷險
3、在湯姆這些冒險的經(jīng)歷中,你覺得最驚險的是什么?歷險結果是什么?
——挖出了強盜“喬!甭癫氐慕饚拧K赃@篇小說還穿插著一個誰的故事?使得整個故事格外的驚險和引人入勝!——真正強盜“喬!钡墓适隆
4、通過學習梗概你對湯姆有了什么樣的了解?
淘氣的機靈鬼、孩子頭兒、在小伙伴中無所不能
膽大妄為、頑皮好奇、無拘無束、向往自由獨立
三、賞析精彩片斷
1、默讀文精彩片斷,你覺得這是屬于哪一次歷險后的故事?——洞歷險返回家后的故事。它是屬于梗概中的哪一部分內容?
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個詞最能表達人們和兩個孩子的心境?——虛驚一場。虛驚一場是什么意思?受了一場不必要的驚嚇,有驚無險。從精彩片斷中找出虛驚一場的證據(jù)。——“半夜時分,鎮(zhèn)上傳了發(fā)瘋般的鐘聲。不一會兒,街道上簇擁著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們高聲喊著:“快看!他倆被找回了!”
3、在他們被找回前后,人們的情感分別有什么不同?——正所謂“大悲大喜,先悲后喜!贝髱熅褪谴髱煟瑢懢褪桥c別人不一樣。他的語言主要以夸張幽默著稱。現(xiàn)在我們以大喜的部分為例,你覺得哪些描寫最吸引你?為什么?
4、湯姆夸張地吹噓這次歷險過程的描寫更為精彩,有兩個詞一連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個“怎樣”,五個“如何”,F(xiàn)在請同學們把這一段再讀一讀,結合梗概部分相關的描寫,你能否盡情地展開你的想象,把第一個“怎樣和如何”的具體內容寫出呢?
5、再回到精彩片斷,現(xiàn)在你對湯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認識?
樂觀勇敢、頑皮可愛、有愛心
四、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1、通過閱讀這篇文你還想了解湯姆歷險的哪些具體內容?
2、小說第二我中有關出讓刷墻權的那段描寫充分展現(xiàn)出湯姆具有杰出的才能。本不知不覺地自愿成了湯姆的“俘虜”,他不僅替湯姆刷墻,而且為了能刷墻,連自己的蘋果也賠上了。湯姆是個多種角色的復合,當孩子們搶著刷墻時,湯姆卻暗自高興。他身上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格特征,也許有著你的影子。請同學們找出《湯姆•索亞歷險記》整本書閱讀并完成讀書推薦卡。
讀書推薦卡
書 名 《湯姆•索亞歷險記》
作 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情節(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業(yè)布置
1、文中有很多詞看上去是貶義詞,實質表達了作者對人物的喜愛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嗎?
2、積累成語。
3、馬克•吐溫是作者的筆名,關于他筆名的歷還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板書設計: 《湯姆•索亞歷險記》
梗概 墓地歷險
荒島歷險 無所不能
鬼屋歷險 向往自由
洞歷險
精彩片斷 先悲后喜,大悲大喜
幽默夸張
“怎樣”“如何”
教后反思: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個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典型美國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墻,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后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鐘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范,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地挺身出作證人,拯救那無辜的罪犯沫夫彼得。并在頑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欽佩的小英雄?矗瑴芬灿兄档梦覀儗W習的地方。
其實孩子的頑皮有時候正好體現(xiàn)了孩子的天真爛漫。這種童真過了孩童時代就很難再尋,能讓我們找到的,就只有一點點偶爾才會想起的甜蜜回憶。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艱苦,回想起你也會很開心。誰沒有在小時候做過一件半件的傻事?當你越長大,你就會越覺得這些傻事有趣。我說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時隔越久,嘗起就越香,越純,越讓人回味。這正是作品的吸引人之處吧。
在本教學中,我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抓住關鍵的中心問題探討交流,讀出個性,讀懂片斷的內容,在對主人公特點的逐步認識中完成學習任務,升華情感,在暢談個人見解的過程中迸發(fā)出思考的火花,既形成獨到的認識,又達成共識:揚善懲惡,真與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題。
人總是會長大的,除了個兒長高了,身子強壯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長。學生對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過人是要越變越好才是。因此,要讓他們明白:千萬不能像歷險記里的那個心狠手辣的壞蛋卓伊一樣,他壞事做盡,人見人憎。但最后他還是惡有惡報,得到了一個活活餓死在洞里的下場。而湯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質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產(chǎn)生不可思議的影響。
看完《湯姆索亞歷險記》,學生真羨慕湯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經(jīng)歷。這讓人看起津津有味,學生由此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致,紛紛表現(xiàn)出閱讀的熱情,對主人公的經(jīng)歷有了各種猜想,相信在堂上我播下的種子,會在他們的日后生活中開出美麗的花兒。
17* 魯濱孫漂流記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文,抓住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2.了解《魯濱孫漂流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梗概,瀏覽作品的精彩片段,激發(fā)起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
3.初步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zhàn)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jīng)歷,體會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頑強生存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
4.通過討論、摘抄或寫體會的形式,開展交流活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學習重點難點
在快速閱讀中培養(yǎng)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激發(fā)起外閱讀的興趣。
時安排
1時
教學準備
文插圖,文字片段。
教學過程
一、讀梗概,知大意
1.學生自主閱讀梗概,練習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概內容?
2.結合學生概括,相機引導學生說簡潔,說完整。可以這樣引導:
(1)從“梗概”中,我們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是什么?
(2)默讀“梗概”,把魯濱孫所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辦法做上記號。
(3)嘗試著把重點部分展開,再講一講小說的大意。
二、瀏覽精彩片段,體會精彩之處
1.瀏覽精彩片段,與梗概相對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說梗概的哪個部分,理由是什么?
2.小聲讀讀這個片段,你認為什么地方最精彩?
結合學生匯報,相機引導學生體會魯濱孫生活態(tài)度的精彩和作者寫法的精彩?梢赃@樣安排教學:
(1)讓我們把他列出的“好處”和“壞處”,自己對照讀一讀,想想這樣一個列表,給魯濱孫帶了什么?
(2)魯濱孫自己是怎樣認為的呢?我們讀一讀他的話。
(齊讀):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小結:魯濱孫的這種做法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上不利環(huán)境的時候,就要像他一樣,直面現(xiàn)實,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增強跟困難作斗爭的信心。
(3)除了魯濱孫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很精彩,你還覺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學生可能談到魯濱孫的語言,如:即使是在這樣的處境中,也有一些消極的東西或積極的東西值得感謝。我希望世上的人……
學生也可能談到作者的寫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動過程像商業(yè)簿一樣對照寫,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結:是啊,不少名著,人們之所以喜歡它,是其中的一些語言常常給人們很好的啟示,給人們帶精神力量,就像你剛才讀的這句,可以說它是給處于逆境中的絕望者的一劑良藥!本組的日積月累中,我們還能欣賞到很多這樣富于靈魂和力量的語言。
不少的,之所以給人們很深的印象,就是因為在寫法上有獨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魯濱孫的思想活動列出一樣。
三、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1.再讀一讀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還有哪些部分也會很精彩?你還有什么疑問?
學生可能會有這樣一些疑問:
*魯濱孫從船上搬的東西里有一些麥子,他用那些麥種反復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種、怎么收糧食的。
*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開始教化他,對于一個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泡泡中提到“魯濱孫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那段描寫很細致,讓人感到快樂”,不知是怎樣的細致。
*梗概是以別人的口吻寫的,精彩片斷卻是以魯濱孫自己的口吻寫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誰的口吻寫的。
2.結合學生疑問,鼓勵學生閱讀原著。
板書設計:
魯濱孫漂流記
不怕困難、自強、自立、創(chuàng)新
安全 防御教化
吃 捕魚養(yǎng)羊種麥
住 搭篷
遇到困難 克服困難
教后反思:
我在教學中,讓學生主動預習,主動讀文,提出問題,爭論問題,教師在學生主動求知的情況下點撥、指導,同時加強雙基內容的訓練,使學生在讀、思、講、議等環(huán)節(jié)中獲取新知識,受到啟示。運用這種方法,著眼與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如何學好的角度出發(fā)把學習的時間、空間,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創(chuàng)設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使之不斷獲取成功經(jīng)驗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教學這時,先讓學生讀一讀“閱讀提示”,再按要求讀文,多讀幾遍,整體把握文內容。然后,讀文重點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講一講魯濱孫戰(zhàn)勝種種困難的經(jīng)歷。最后,交談一下自己學習這一的感悟。
我在教學本時,讓學生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并從魯濱孫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要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于掌握文主要內容,了解魯濱孫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經(jīng)歷。因此,應讓學生反復讀文重點部分,練習講述魯濱孫在荒島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談談從魯濱孫的經(jīng)歷中想到什么,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么。進而討論一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
在這節(jié)的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學生也學到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掌握了一些知識,但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給學生的鼓勵不及時,鼓勵性語言不豐富,沒引起個別學生的學習興趣,個別的學困生還沒有主動參與到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的力度還不夠,沒能把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學生的朗讀也就沒有讀出情感。在教學當中還沒有真正創(chuàng)設出教學的情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創(chuàng)新還不夠,對文的理解能力較差,今后繼續(xù)加強閱讀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多讀多想,體會文中的主要內容,以便提高閱讀能力。
口語交際•習作四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具備自我保護的本領。能把自己看到、聽到、讀到的有關事情說清楚,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能認真傾聽別人,自然地與他人交流。
3.激發(fā)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欲望,能夠寫清事情及感受,并與同學互改習作。
時安排
3時
教學過程
第一時
一、打開思路,引出話題
1.同學們,《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一定深深地打動了你。魯濱孫在荒島上戰(zhàn)勝了各種困難,頑強生存下的精神,使他成為一個英雄的象征。我們可能終生也遇不到那樣的情境。但“學會生存”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題。(板書:學會生存)
2.“學會生存”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倡的一個概念。國際教育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爾說:人們再不能一勞永逸獲取知識了,而要終身學習如何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會生存。說說由這四個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暢所欲言聊話題
1.教師讀一則報道《14歲少女勇斗歹徒惹爭議:該不該見義勇為?》(正方:稱贊她是“小英雄”,社會呼吁見義勇為,有助于弘揚社會風氣;反方:“雞蛋不要碰石頭”,在通常情況下,未成年人還不具備與違法犯罪分子或突發(fā)事件、自然災害作直接面對面抗衡的能力,而見義勇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勞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體現(xiàn)了尊重生命這一主題,鼓動未成年人“見義勇為”是與法律明顯相悖。)請同學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出示:
經(jīng)國家教育部批準,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正式出臺, “敢于斗爭”在新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被刪掉,“見義勇為”也從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消失。“主動”、“遇有侵害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學會‘自救自護”等有效保護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內容則首次出現(xiàn)。
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珍視生命,就要學會生存,學會自我保護。
3.小組內交流
(1)交流內容:自己遇到、聽到或從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等媒體了解到的有關自我保護的事情。
(2)交流要求:認真傾聽別人講了什么,你從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見解。然后共同討論: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危險或災難,應該如何應對;小組總結后推選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三、召開“自我保護”座談會
1.請各組代表到主席臺就座;推薦一名主持人與老師共同主持。
2.確定座談會有關要求:
(1)發(fā)言人必須將發(fā)布的內容或事情講清楚。
(2)在發(fā)言過程中說說自己學到了哪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學可以和發(fā)言人共同討論同一個自我保護故事或方法進行提問。同組同學可以隨時進行補充。
3.各位代表分別發(fā)言,每次發(fā)言完畢,主持人組織發(fā)言人與同學們共同討論話題,或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4.評選“最佳發(fā)言人”和“最佳自我保護辦法”,并說明評選理由。
5.引導大家總結,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危險?如何應對?
(1)在家中的自我保護:防火-及時關閉電、煤氣灶閥門, 同時打開門窗, 呼喚鄰居、行人幫助滅火。家里或近處有電話, 應迅速拔119報警;防水-知道家里水的總開關在哪里, 一旦發(fā)生跑水情況, 先把總開關關閉。如果擰不動, 要趕快請鄰居幫忙。迅速撥打維修電話。防煤氣-要知道預防煤氣中毒的常識和使用爐火和煤氣灶的方法。屋里要經(jīng)常通風換氣。防盜-一人在家, 把屋門、防盜門從里反鎖上, 鑰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邊的自我保護:上學下學盡量走大路, 少走僻靜小路最好結伴而行。如遇壞人打劫, 盡快避開,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時大聲呼救;如發(fā)現(xiàn)火災, 有人溺水等要大聲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會游泳, 不會救護, 千萬不能下水救人;不進網(wǎng)吧,不與網(wǎng)絡聊天中認識的陌生人見面或留下聯(lián)系方式等。
四、總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平均每天就有十多個未成年人因為天災或人禍而提前結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災難面前,生命都會顯得無比脆弱。但是,很多災難的背后,我們又會痛切地感覺到,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多點求生意識、求生技能,也許,很多人還是可以逃出死亡。讓我們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吧!
資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歲的英國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媽媽已經(jīng)在泰國度假勝地—攀牙灣游玩時,發(fā)現(xiàn)遠處海水突然不平靜起時,她馬上覺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遠處的海水開始出現(xiàn)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這讓她立即聯(lián)想到老師在地理上講述的有關海嘯將發(fā)生的知識。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發(fā)生海嘯了!”父親帶妻子女兒返回旅館,并將此警告帶給100多位游客和旅館的工作人員。 就在人們逃離海灘沒幾分鐘,巨浪襲,人們卻全都獲救了。
第二時(習作指導)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口語交際上,聽到了那么多自我保護的故事,這些故事中都蘊含著知識與智慧的力量,還有令人敬佩的堅強、鎮(zhèn)定與樂觀,使危難化險為夷。有些故事讓我們聽起驚心動魄,有些讓我們贊嘆不已。這節(jié),我們就寫寫自己經(jīng)歷或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護的事情,也可以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
二、打開思路,暢所欲言
1.你最想寫的什么事情?
引導學生回憶口語交際上自己或別人說的自我保護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淺。
2.誰告訴大家你最難忘的自我保護的故事?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草稿上寫出題目,用幾句簡練的話列出提綱。
3.通過這件事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引導學生把握的主題,說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們就寫一寫這些驚險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夠寫得很精彩。
三、回顧寫作方法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寫作方法:
細節(jié)描寫使人如臨其境;生動的語言描寫使人如聞其聲;心理描寫讓人了解事情背后的變化;側面烘托將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明;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使條理清楚等。
2.談談你準備用哪些寫作方法。
三、指導學生自由習作
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三時(習作講評)
一、評改作文
1.自我修改:寫完后,自己通過輕聲朗讀的方法進行修改,注意字、詞、句和標點等,同時對自己不滿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邊重新寫。
2.同學互改:與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換,互相用修改符號改一改細節(jié)地方,對整體可以在后面寫一寫修改建議或簡單的評價。
二、全班評議
1.教師選擇自己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典型作文或由學生推薦,作為講評作文。可以請學生把整篇作文讀完,也可以讀到關鍵地方停下,就某一點請同學們評議。
2.評議的重點
(1)事情是否完整,有條理,記敘得是否具體生動。
(2)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是否恰當。
(3)哪些部分寫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學們的合理化建議,再次修改完善習作。
4.范文:
讓希望棲息在靈魂里
──讀《魯濱孫飄流記》有感
希望,一個多么溫暖的詞。∶绹娙说医鹕凇断M芬辉娎飳懙溃骸跋M笔莻有羽毛的東西 / 它棲息在靈魂里 / 唱沒有歌詞的歌曲 / 永遠 / 不會停息 / 在暴風中 / 聽 / 最美 / 令人痛心的是這樣的風暴 / 它甚至能窘困 / 那溫暖著多少人的小鳥 / ……
我喜歡讀《魯濱孫飄流記》,不是因為他生活的驚險刺激,我是個女孩,我還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樣的境地里,會不會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這部著作打動我的,正是那棲息在魯濱孫靈魂里的希望。
我想,這有羽毛的溫暖人的“小鳥”──希望,一定住在魯濱孫的靈魂里,那樣的可怕的荒島都沒有困住它。當身處絕境時,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樣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緊緊地擁抱著希望。正如他所說: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過對照,他意識到,雖然自己身處荒島,與人類隔絕,飽受孤獨,但是能夠活著,獨免一死,身在熱帶,身邊沒有野獸,還有吃的,已經(jīng)是不幸中的萬幸,從而鼓起生活的勇氣,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鄰居阿姨,我一直以為她是個不幸的人,因為車禍奪去了她的雙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臉,F(xiàn)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樣住著希望:雖然她行動不便,可那個叔叔很疼愛她,周圍的人那么憐惜她,女兒已經(jīng)上學,能幫媽媽做家務,人見人夸,啊,她不依然是個幸福的人嗎?孩子漸漸長大,日子越越好,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著她,難怪她要笑著生活了!
小玲叮當姐姐說過:“你四周一片黑暗時,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燈。”是啊,魯濱孫的四周一片黑暗時,他的充滿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盞不滅的燈嗎?當鄰居阿姨遇到災難的時候,她的充滿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盞不滅的燈嗎?我希望讀過《魯濱孫飄流記》的人,都能從他那二十多年孤獨苦難的生活中,看到閃著金色翅膀的小鳥──希望,并擁有它!
《回顧•拓展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于積累的讀書方法。
3.了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時安排:2時
教學過程:
第一時(交流平臺)
一、導語: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比較深入地閱讀了外國文學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鮮明的人物,今天我們就開一個小型讀書交流會,好不好?
二、從四個方面交流:
1.交流外國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說說讀了什么名著,簡介名著內容,交流讀后感受,可以介紹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這個部分是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書推介。
2.交流讀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不同的感受。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外國名著的語言特點,對不同國家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3.交流閱讀外國名著和長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樣做讀書筆記。
長篇名著可以摘錄充滿哲理和智慧的話語、摘錄優(yōu)美的片段,寫梗概等方法做讀書筆記。
第二時
日積月累
一、自讀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邊讀邊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說說打動自己的句子,并試著說說自己的感悟。
三、背誦句子。
四、交流自己閱讀外國作品積累的值得記憶的句子。
五、簡要介紹幾部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容,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
飛鳥集:《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詩集之一, 它包括300余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 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 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泉。
玉米人:伊龍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蒼蒼。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著幾十戶拉迪諾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他們放火燒,種植玉米,出售玉米。這完全違反了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觀念。當?shù)赜〉诎踩苏J為,人是玉米做的,賣玉米就是出賣自己的子孫。圍繞著種玉米發(fā)生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老人與海: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yè)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并在那里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著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后,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群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斗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語文
一、讀幾則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別就三則小故事交流。
1.《巧問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問號和感嘆號變成語言嗎?
2.《一個逗號》說明了什么?(作家創(chuàng)作的嚴肅和認真)
3.《文豪和蚊子》馬克•吐溫的話巧妙在哪?
回顧•拓展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于積累的讀書方法。
3.了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時安排
2時
教學過程:
第一時(交流平臺)
一、交流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
1.本組文讓我接觸了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那些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短篇和長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為某一類人物的典范代表,讓我們大家一起回憶一下。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湯姆•索亞、魯濱孫
3.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4.討論在本組中學到的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1)要比較快速地默讀,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關心人物的命運。
(2)了解作家和作品產(chǎn)生的影響。
(3)讀中可以摘錄精彩句段,讀后寫一寫體會。
二、交流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
(一)了解外閱讀情況
1.你還閱讀哪些外國文學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談談你是在什么時間、怎樣進行閱讀的。
(二)交流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
1.充分表達自己在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難。
如,不熟悉作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動的原因;對外國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時空跨度大,內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長,需要的較多的閱讀時間等。
2.討論閱讀方法
(1)激發(fā)持續(xù)的閱讀興趣:外國文學作品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幾千年各國民族創(chuàng)作的藝術瑰寶。優(yōu)秀的作品其實就是生動形象的教科書,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社會風貌、風土人情等進行綜合反映。是我們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們與文學大師對話的階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們就討論,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能夠讓我們走進經(jīng)典的外國文學作品。
(2)小組討論
A.劃分小組,推選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大家的意見,最后參與班級交流。
B.明確討論要求:小組成員要結合內外閱讀經(jīng)驗,探討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結合自己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全班共同總結閱讀方法:
A.閱讀長篇的外國文學作品時,要提高速度?焖匍喿x要默讀,要逐句逐行地閱讀,不能逐字逐詞地讀。
B.在選擇外國文學作品時,可以略讀。粗略地快速閱讀了解主要內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閱讀興趣,判斷是否選擇閱讀。
C.選擇后要盡可能讀完整作品,可采取見縫插針式的閱讀方式,有時間就讀,連續(xù)幾天讀完一部。
D.在開始閱讀一部作品前,可以先瀏覽作家生平簡介、譯者的話、序言、后記和內容簡介等,把握主要內容后再開始閱讀。
E.閱讀中可以在書上作一些批注,閱讀后通過寫閱讀卡或讀書筆記留下讀書思考的軌跡。并可以與讀過這本書的同學、家長、老師進行交流。
三、總結拓展
1.同學們,翻開經(jīng)典的外國文學作品,我們會置身一個異彩紛呈的歷史畫廊,進入奇情異聞的異域他鄉(xiāng),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節(jié)、血肉豐滿的風云人物,將使我們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啟迪智慧,帶新奇的閱讀體驗。
2.推薦外閱讀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王子》《老人與!贰断穆宓木W(wǎng)》《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王子與貧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第二時(日積月累和趣味語文)
一、日積月累
1.簡介:諾貝爾文學獎是由瑞典文學院下屬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進行評比和遴選的一項文學大獎,每年頒發(fā)一次,以表彰該年度為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爾摩頒發(fā)了第一次諾貝爾文學獎以后,迄今已有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獲得過這一殊榮(其間曾因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而有七年未授獎)。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學獎項中,該獎項由于遴選制度的嚴格,獎金數(shù)額的巨大(約100萬美元),涉及地區(qū)的廣泛,而確立了相當?shù)臋嗤裕谀撤N意義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文學事件。
2.瀏覽雋語集萃,看這八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哪個國家的,獲獎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讀他們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義。
4.交流:說說你讀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賞哪一句,為什么?
5.背誦并抄錄這些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
6.說說你外準備閱讀哪部作品。
二、趣味語文
1. 自讀三個趣味語文故事,說說你對這些著名的文學家有了怎樣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細微處見性情”,說說他們給你的印象。
如《巧問巧答》中的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與編輯間的通信僅用一個標點符號傳情答意,一方面說明他們間的了解與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雨果的自信與《悲劇世界》的偉大;《一個逗號》中的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大半天做了一個重大的工作,就是刪去一個逗號后又加入了。充分反映了他嚴肅認真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對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復修改;《文豪與蚊子》中的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以蚊子“聰明”預先看房間號碼,以備飽餐,與服務員趣談,結果使自己享受了一晚好的睡眠。則表現(xiàn)了作家一貫的幽默風格。
3.閱讀下面幾位著名文學家的趣聞軼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產(chǎn)和高產(chǎn)
古希臘悲劇作家歐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認寫三句詩有時要花三天時間。一位跟他談話的低能詩人驚訝地叫了起:“那么長時間我可寫出一百句詩呢!”“這我完全相信,”歐里庇得斯答道,“可它們只會有三天的生命力!
剃去半邊
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1802—1885年)正趕寫一部作品,十分緊張,可是社交活動占去他不少時間。一天,他想了個絕招:把自己的頭發(fā)和胡須分別剃去半邊。親朋好友一,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謝絕了社交約會。待須發(fā)長長還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
沒有秘訣
大仲馬寫作的速度十分驚人,他一生活了68歲,晚年自稱畢生著書1200部。有人問他:“你苦寫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說:“我根本沒有苦寫過。”
“那你怎么寫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問一股泉水它為什么總是噴涌不盡吧!
4.建議外更多地通過閱讀外國文學作品走近這些偉大的作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xiaoxue/149236.html
相關閱讀: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導學案
六年級語文上冊單元總復習資料(S版語文)
《草蟲的村落》教學設計
2014年小學語文關聯(lián)詞復習資料
《讀報和剪報》精品課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