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三單元教學設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shù)學教案 來源: 網絡


潯中中心小學2012年 秋 季 三年 級 數(shù)學 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連續(xù)退位減法(例題1)
教學目標1、1、在已有的知識經驗下,繼續(xù)學習連續(xù)退位減法。
2、聯(lián)系生活情景進行減法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復習(筆算)
豎式計算。(學生板演)
54-29=  78-49=  65-24=
計算后提問: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2、交流圖意。
3、看線段圖提出問題。
4、列式:517-348
5、估算交流。大家不用計算,你能估算出結果嗎?把你是怎樣想的介紹給大家6、嘗試計算517-348
7、交流計算方法。
三、反饋練習
(1)、筆算638-59= 745-566= 821-734= 514-386
(2)、課本第23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
1、筆算下面各題。
854-283 625-409 536-364 826-543
2、列式計算。
(1)、被減數(shù)是485,減數(shù)是392,差是多少?
(2)、比928少645的數(shù)是多少?
3、解決問題
學校今年種樹248棵,今年比去年多種65棵,去年種樹多少棵?兩年共種多少棵?
教后反思:


潯中中心小學2012年 秋 季 三 年級 數(shù)學 學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主備人員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和末尾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2、提供討論交流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復習
1、80-3 100-10 1000-200 8000-1000 800-50
2、筆算 316-217 517-348
二、探究新究
1、教學例題:507—348
(1)討論分析:個位上不夠減,要從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辦?
(2)交流匯報。(得出:要先從百位上退1給十位作10,再從這個退下的10中退1到個位作10,這時十位上是9,然后再減。)
(3)學生嘗試計算,指名板演,說說是怎樣計算的。(討論:個位上的9是怎樣得的?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得的?百位上為什么要寫1?)
(4)、互相說一說計算過程。
2、教學例3
(1)提問:怎樣計算500—185?出示例3。
(2)你能想出幾種方法進行計算?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3)匯報算法,教師板書。
三、鞏固應用
1、1000-787 800-695 702-564
2、看看誰是火眼金睛?
645 302 900
+ 255 — 167 — 735
———— —————— ————
890 135 175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增長了什么新知識?
五、作業(yè)布置
1、練習六第1題
2、練習六第2題
3、練習六第6題
4、課本第26頁的思考題。
5、養(yǎng)雞場運200袋飼料,用了128袋,剩下的準備8天用完,平均每天用幾袋?

教后反思:
潯中中心小學2012年 秋 季 三 年級 數(shù)學 學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加減法的驗算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重點:讓學生體驗加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性.
難點:讓學生理解理解驗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復習
1、根據(jù)137+254=391,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2、487-226=261,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第27頁主題,說一說畫面內容。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135+48
(3)、討論驗算方法并交流: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學生匯報:兩個數(shù)相加,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和減一個加數(shù)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
(4)練習第27頁做一做
2、教學例2
(1)出示:付了200元,售貨員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00-183
(3)討論驗算方法并交流:怎樣檢驗減法的計算結果?
學和匯報: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4)、練習:課本第28頁做一做
三、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呢?同桌說一說。
四、作業(yè)布置
五、作業(yè)設計
1、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746+219 637+268 359—136 408—57
2、看圖,并說出理由。

以上題目由生完成,之后集體講評、訂正。
3、填上合適的數(shù),并說明理由。
139+( )= 821 709—( )=136
( )+125=602 ( )—395=205
4、在方框里填入合適的數(shù)。

潯中中心小學2012年 秋 季 三 年級 數(shù)學 學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第二單元整理和復習主備人員 執(zhí)教者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及驗算方法
課前準備等。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通過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進行整理和復習,現(xiàn)在給大家一段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請小組長做好記錄。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2、根據(jù)學生匯報,進行板演。板書:筆算加法、筆算減法、加減法的驗算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計算并驗算
348
+714403
-274800
-265398
+482

學生獨立完成后,提問:①兩數(shù)相加應該怎樣算?要注意什么? ②兩數(shù)相減應該怎樣算?③驗算時采用什么方法驗算?
2、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①出示:書架上層有126車,中層157車,下層95車,你能提出問題嗎?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②出示: 用900個雞蛋孵小雞,上午孵出337只小雞,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設計
一、:
1、筆算加減法時要注意:相同( )要對齊,從( )位算起。
2、用6、9、0組成最大的三位數(shù)是( ),最小的三位數(shù)是( ),它們相差( ) 。
3、比9999多1的數(shù)是( ),它是( )位數(shù);比1000少1的數(shù)是( ),它是( )位數(shù)。
二、選擇:
(1)用加法驗算408—219=189的算式是( )。
A、408+189 B、219+189 C、408+219
(2)兩個三位數(shù)相加,它們的和是( )。
A、三位數(shù) B、四位數(shù) C、三位數(shù)或四位數(shù)
(3)最小的三位數(shù)減去35,差是( )。
A、75 B、135 C、65
(5)養(yǎng)殖場養(yǎng)了120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多40只,一共養(yǎng)了多少只雞?正確算式是( )。
A、120+40 B、120+40+120 C、120—40
2、豎式計算并驗算。(帶※的要驗算)
703—207= 454+749= ※700—358= ※504+698=
四、解決問題:
1、電影院一共有406個座位。一年級有197個學生,二年級有208個學生。他們要一起看電影,能坐下嗎?
2、科技園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離去。下午又了403位游客,這時園內有多少游客?全天園內一共了多少游客?2012——2013學年
教后反思:


潯中中心小學2012年 秋 季 三 年級 數(shù)學 學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四邊形的認識主備人員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重點:找出四邊形的特點
難點: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課前準備等。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么運動?
2、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說或小組說。)
3、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圖形。 學生匯報、交流。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鍟n題。
二、探究新知。
1 、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涂上顏色
學生涂好后匯報,并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
你發(fā)現(xiàn)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 四條直的邊 四邊形有 四個角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出示不同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完成)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并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據(jù)四邊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類型。
教后反思:

2012——2013學年 秋 季 三 年級 數(shù)學 學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主備人員 執(zhí)教者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重點: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難點:讓學生動手畫、剪平行四邊形。
課前準備三角板、直尺、等。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認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圖形,指給同桌看。
2、出示帶有平行四邊形的實物圖片。
師:它們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
師: 它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它們叫什么圖形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叫平行四邊形。
3、感受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讓學生拿出三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拿出教師給他們準備的四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組討論操作:怎樣才能使平行四邊形拉不動呢? 學生匯報時,要說說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邊形。
1、在釘子板上“鉤”。
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在釘子板上圍圍看。(學生動手操作, 然后匯報、展示)
2、在方格紙上“畫”。
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會剪一個平行四邊形嗎?(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并說說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過上面的活動,你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小組討論)
三、鞏固平行四邊形。
1、課堂練習:完成練習九第1—3題。
2、課外練習:完成練習九第5題。
四、拓展練習
1、數(shù)一數(shù)下圖中有( )個平行四邊形.

2、剪一剪:在平行四邊形紙上剪一刀,剪下的兩個圖形可能是什么圖形?
教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39366.html

相關閱讀:三年級語文臥薪嘗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