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集體備課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shù)學教案 來源: 網(wǎng)絡


2012年秋季一年級數(shù)學學科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比大小

教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
探索出由比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到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學生認識符號“>”、“<”、“=”及其含義,會根據(jù)所出示的“>”、“<”、“=”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符號化的思想方法。
3.引導學生從事簡單的初步的統(tǒng)計活動,用象形統(tǒng)計圖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和○○○○○誰多誰少,怎樣比一眼就能看出?、
2、出示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shù)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展示:小猴淘氣過生日,小猴皮皮和跳跳給他慶祝生日,淘氣準備了很多水果招待他的好朋友。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幾個?怎樣擺一眼就能看出哪種水果夠吃,哪種水果不夠吃?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shù)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開口大,朝大數(shù)。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頭小,對小數(shù)。”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shù)在前用大于,小數(shù)在前用小于,相同數(shù)間用等于;開口大,朝大數(shù);尖頭小,對小數(shù)!
5.發(fā)散思維。
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三.應用拓展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
1.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shù)字幾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shù)字幾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shù)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shù)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總結
教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47376.html

相關閱讀: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