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學習內容:學習第七單元集市和超市,一篇課《第一次買東西》。
二、 周學習重難點: 1. 生字:會認6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 積累:閱讀說明書,學寫購物計劃,購物清單。 3. 作:記一次自己購物的經歷 三.周學科融合:《集市和超市》是本冊的開放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經常發(fā)生在生活中的貿易行為;運用購物的一般常識,同時增長一些生活經驗,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周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在前幾冊學習時也接觸過開放單元,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對學生難度不是很大。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觀察集市和超市的生活體驗。課題第一次買東西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集市和超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本單元為開放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經常發(fā)生在生活中的貿易行為;同時增長一些生活經驗,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 (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 教師導法 放手讓學生自學 學生學法 互相交流,有條理的復述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通過親身觀察、參觀集市和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yǎng)學生勤于觀察思考的習慣以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2.積累目標:積累有關商業(yè)用語,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3.生字目標:區(qū)別“副”和“幅”寫會6個字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 (1) 全班交流自己在集市和超市的所見所聞,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 (2)、交流心得,練習對商品進行簡單的歸類: 2.細讀感悟點: (1)在認識集市和超市中的商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商品進行歸類的練習,從而讓學生更廣泛地積累、了解與學生自己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一些日常商品,如“糧食類”、“副食類”、“具類”等等; (2)學生在認識、介紹各種商品時,會接觸大量的、與物品名稱密不可分的量詞。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地廣泛地接觸、積累量詞; (3)開展“量詞寶寶找媽媽”活動。幫助學生在游戲中,積極主動地充滿情趣的進行量詞與相關詞語的搭配練習; (4)了解商業(yè)專用語和符號,積累相關的詞語,如:“信用卡”是指銀行發(fā)給儲戶的一種代替現(xiàn)款的消費憑證等。 (5)仔細閱讀《第一次買東西》一知道良子買東西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事情?你有過良子類似的經歷嗎?讀一讀描寫良子心理的句子,想想自己買東西時遇到困難是怎么想的? 4. 能力訓練點: 制定購物計劃,設計購物清單。 5. 拓展延伸點: 介紹自己購買的一種商品,引導學生注意應按一定的順序,如由上到下、從里到外等介紹。 板書設計 集市 超市 專賣店 連鎖店 購物中心 收銀臺 信用卡 刷卡 發(fā)票 打折 公平秤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50398.html
相關閱讀: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5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