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十冊全冊教案3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案 來源: 網(wǎng)絡(luò)


練習4
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的習慣,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錯用、漏用標點所致。
2,通過誦讀幫助學生學習欣賞自然美,學習寫景的用詞和方法,積累詞句,豐富化知識,加深對祖國大好河的熱愛之情。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在介紹時有條理、有選擇、有重點地敘述。
5,學寫毛筆字。
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句子,看看這個句子可能會有幾種意思。
(2)通過閱讀,說出這個句子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相反的意思。
(3)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出現(xiàn)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確的原因。
(4)學生給句子加標點。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小芳的日記。
(2)學生試著改日記加標點。
(3)指名讀出自己所加的標點,說出理由。
(4)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確,注意標點的使用。把語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講明出處與閱讀要點)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同桌討論:這個片段描繪大明湖、千佛的景色,字精彩大哪些地方?
(4)指名回答上面問題。
(5)小結(jié):一邊讀一邊體會色彩、光影的變化對寫景的作用。
3、練習
(1)根據(jù)上面的方法練習誦讀,學生自練,再分組、分角色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三、教學第三題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埃及的金字塔》。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導“矗立、埃及、智慧”等詞的間架結(jié)構(gòu)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jié)。
四、教學第四題
1、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資料。
(2)讓學生就其中的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世界名城,找尋它的雅號與城市特點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有側(cè)重的準備材料。
2、審題。
(1)復習《音樂之都維也納》。
(2)學生說出上在介紹時的方法和特點。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練習的要求:學會在介紹時有條理、有選擇、有重點地敘述。
1、練習。
(1)學生分組,在小組里介紹各自感興趣的城市。
(2)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
(3)全班同學評議:介紹的哪些地方講得精彩?
2、反饋。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亞、赤。
2、指導。
(1) 學生讀貼,小結(jié)寫好“亞、赤”的要點。
(2) 教師范寫,講解“亞、赤”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寫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3、練習。
4、反饋。

習作4
教學要求:
1、鼓勵學生走近川河流,“行萬里路”,領(lǐng)略自然景觀和人景觀的無限風采。
2、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詩意的思考,從而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3、本次習作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按參觀或游覽的順序,有選擇地進行介紹和描寫,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4、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河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智慧的敬仰之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習作準備
在本次習作之前,教師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名人游記,并從內(nèi)容和思路上做適當?shù)挠涗浐驼?推薦:福克納-《日本素描》;卡夫卡-《族途札記》;夏多布里昂-《金字塔感言》 閱讀要求:1,把你覺得作家描寫最傳神、最細致的部分反復朗讀,并摘抄。2,選擇其中的兩篇,就的思路做一個提綱式的記錄。
二、賞析部分作品
1、同學們,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閱讀了不少的名人游記,有哪些收獲呢?
2、請同學們從自己所讀的作品中選擇一篇向大家作一個匯報。
(1) 在小組里交流。
(2) 大組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3、師生共同閱讀習作例。
(1)是圍繞哪句話展開描寫的?號稱“中華一絕”的龜漢墓,就開鑿在這只“大烏龜”肚子里。
(2)讀了,你感覺到了“絕”嗎?為什么?
(3)小作者重點寫了哪些部分?是怎樣抓住一個“絕”字介紹和描寫的呢?
三、指導練筆
1、同學們,你參觀、游覽過哪些地方?請學習例的寫法,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老師相信在我們?nèi)绱素S富的積累的基礎(chǔ)上,同學們的習作也一定是精彩紛呈的!
2、指導學生寫提綱。
提綱要求:(1)列出寫作的順序。(2)在提綱中反映出重點部分。(3)一些精彩語言。
3、交流寫作提綱。
(1)在小組內(nèi)交流,小組成員互提修改意見。
(2)小組推薦在大組交流、匯報。
4、學生練寫習作。

16 .《愛如茉莉》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其中9個生字,并記住字形。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具體的語句理解課內(nèi)容,感受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培養(yǎng)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時間兩課時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zhì)疑
1.語言描述,激情導入
愛是人間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人眼里,愛有不同的內(nèi)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篇課,體會其中與眾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愛。
2.板書課題,引導質(zhì)疑
茉莉有什么特點?愛怎么能像茉莉呢?請同學們讀課。
[用動情的語言激蕩起學生心中的漣漪,用簡明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二、認讀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學課。
要求:(1)圈畫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2)聯(lián)系上下或借助工具書理解中詞語的意思。(3)初步理解課大意。
[自學課的三個要求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符合閱讀規(guī)律,又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習慣,盡快過好認讀關(guān)]2.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
茉莉 掏出 謊話 叮囑 光澤 靜謐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無奇
一本正經(jīng) 躡手躡腳
(2)指名分節(jié)讀課,相機指導讀好一些難讀的句子,理解一些詞語
叮囑:爸爸叮囑我什么?一遍兩遍是不是叮囑?爸爸會怎樣叮囑?生活中的你有沒有受到別人的叮囑?(聯(lián)系生活與展開想象相結(jié)合理解詞語)
“尋思”、“隨手”與“一本正經(jīng)”:抓三個詞語的對比體會母親內(nèi)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樣羞澀、含蓄而芳香。
躡手躡腳:形容腳步很輕。為什么躡手躡腳?怎樣躡手躡腳?(做動作)
[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入地鉆研,靈活地把握]3.梳理概括。
這篇課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要求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課的主要意思。)
[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歸納概括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而現(xiàn)行的閱讀教學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有的即使關(guān)注到了,也沒有落到實處,長此以往,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準確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從而會影響到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三、鞏固生字,描紅臨寫
1.練讀詞語
2.趣味記字
(1)溫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靜,有話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紅臨寫
要點提示:茉莉(上下結(jié)構(gòu),上小下大);掏、謊、叮、澤、縷、揉、哦(左小右大) [寫字學詞是語教學的保底工程,初讀階段的教學至少要拿出10分鐘識字寫字]
二、布置作業(yè)
1.寫好生字,記住生字新詞。
2.朗讀課。
[布置作業(yè)需要靈活與扎實相結(jié)合,一般還是像這樣務實一些的好,便于學生作業(yè),便于檢查反饋,便于學生改進提高]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感受茉莉1.課中幾次寫到了茉莉?每一次寫茉莉分別帶給人什么感受?
學生讀書、交流,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詩意 彌漫 縷縷幽香 裊裊 3.在作者眼里,茉莉開始是平淡無奇的,而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茉莉變得潔白純凈、富有詩意、散發(fā)出縷縷幽香,還裊裊地鉆進了心中。為什么呢? [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問題淺了,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問題深了,學生會如墜云霧。這一環(huán)節(jié)圍繞作者對茉莉的感受的不斷變化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學生急于探求“愛”和“茉莉”之間如絲如縷、似斷實續(xù)的聯(lián)系。]
二、精讀課,品味愛心
1.描述:爸爸媽媽的愛鑲嵌在課的細節(jié)中,要求同學們關(guān)注細節(jié),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2.要求:自讀課,標出能表現(xiàn)細節(jié)的詞句,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師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組交流。交流內(nèi)容:從哪些細節(jié),那些語段中感受到愛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讀一讀,然后表述自己的觀點;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補充。
2.班級交流(預設(shè))。
(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xiàn)在看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xiàn)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y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比欢职譀]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yī)院。 引導1:在媽媽心里,生病與爸爸吃餃子哪一個重要?練習讀。
2.“爸爸直奔醫(yī)院”,從“直奔”這個詞讀出了什么?練習讀。
小結(jié):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餃子、美麗的謊言卻系著爸爸和媽媽之間的真情,愛,如茉莉。(2)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引導1:談談對這段話的總體感受。
引導2:從“恬靜的微笑”、“緊握著的手”看出什么?(這些問題在指導朗讀中相機引導)
引導3:一個“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探”字與“照”“射”的比較,去體會“探”在這里的感情魅力。通過這樣的比照感受“探”的獨特,也能夠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語言,這就是語言有溫度的原因所在。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會接近語言的真象。]小結(jié):媽媽恬靜的微笑、爸爸緊握住媽媽的手,不正像盛開的茉莉嗎?作者似乎聞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她一動我就驚醒了!焙汀鞍职秩ハ词瓙廴畿岳颉。
引導1: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描寫感悟內(nèi)心。
引導2:聯(lián)系當時情景、抓住提示語指導朗讀。
引導3:分角色朗讀。
引導4:為什么寫幽香“鉆”到心中?對“鉆”有什么別樣體會? 小結(jié):幽香是氣味,不可能鉆進心里,打動我們的是父母之間的愛;“愛”溫暖人們的心,所以覺得茉莉也顯得更加潔白純凈。愛如茉莉!
[對“鉆”字的處理,讓學生說出別樣的體會,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生活經(jīng)驗解讀本的含義。架構(gòu)具體的字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促使學生深層次考慮,自己得到答案。教師的總結(jié),延伸學生的理解,同時通過教師的話向?qū)W生傳遞教師的理解,這樣,把教師的理解評價與學生的理解結(jié)合起,就有了更加立體豐富的認識。
四、歸納提煉,它是課精華的濃縮,壓韻合轍、瑯瑯上口,便教利學。
(1)讀一讀,背一背。
(2)不同的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想一想,議一議,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愛記錄下。


17.月光啟蒙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lián)系上下,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憑借課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教學重點、難點:
1.課語言優(yōu)美,其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值得好好體味。
2.中插圖精美,在指導讀書感悟時,可結(jié)合插圖,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內(nèi)在意蘊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孫友田的經(jīng)典詩句,相機介紹詩人。
2. 孫友田能成為詩人,離不開他的母親,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學的寶庫,給我送月夜?jié)庥舻脑娗。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3. 這是位怎樣的母親,竟能給她的孩子帶如此豐富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就學習孫友田寫的散《月光啟蒙》(板書課題 齊讀)
二、初讀指導
1. 自由讀課,要求:
(1) 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
(2) 畫出生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理解。
2. 檢查自學情況
(1) 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 指名讀,注意輕聲(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鳳、凰、嫦、荊、帳)
(3) 指名試讀課,了解掌握情況。
啟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智慧得以初步開發(fā)。
混沌: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
3. 通讀課,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寫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親的歌謠使“我”懂得了對故鄉(xiāng)的愛,對民間藝術(shù)的愛。
第二段(4~8):寫母親在夏夜給我講神話故事、唱童謠、猜謎語,啟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寫母親是啟蒙老師,為“我”飛向詩歌王國奠定了基礎(chǔ)。
4. 質(zhì)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課插圖:看了這溫馨的畫面,你會想起什么?或想說點什么?
2.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浸透著母親無數(shù)的心血與汗水,蘊涵著母親無盡的牽掛與關(guān)愛。這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籬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聽這位農(nóng)家母親的聲音。
二、精讀指導
1. 學習1~5自然段
(1) 自由讀,注意捕捉讀時內(nèi)心的感受
(2) 學生交流感受
① 籬笆小院和諧、愜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籬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詳?shù)哪赣H,乖巧的“我”。
② 母親的嗓音甜潤、輕盈: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
(3) 誰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誦母親所唱的歌謠?
(4) 女生齊讀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①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 交流:母親的聲音甜美,充滿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親動人的音韻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飄逸。
(6) 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如果你就是籬笆小院那個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孩子,聽著這樣的歌謠,你會想些什么?
(7) 齊讀:母親用歌謠把故鄉(xiāng)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4.學習6~13自然段
(1) 自由讀6~9自然段,找出描寫母親形象的一句話
(2) 出示:此時明月以至中天,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 指導讀出“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讀10~13自然段
①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讀母子間的對話
5.母親的歌謠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變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6.出示:最后三句話
(1) 從這三句話中,你能看出“我”想對母親說什么?
(2) 簡介的寫作背景。
(3) 再讀,體會其中包含的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 指名讀,齊讀。
三、總結(jié)全
1. 默讀課,討論: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
2. 讓我們輕輕閉上眼睛,走入記憶的長河,再在母親的愛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你的母親在你成長的歷程中給過你什么幫助?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板書:
17.月光啟蒙
唱歌謠
講故事 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謠 飛向詩歌的王國
猜謎語

18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學會生字新詞,能用書后的詞語造句。
3、通過探究式閱讀,自主理解課內(nèi)容,感悟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不拘生活小節(jié)的品質(zhì)和關(guān)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設(shè)計特色:探究式課堂教學設(shè)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題導入
1、板書課題
2、讓學生就題目猜測應該寫些什么,想表現(xiàn)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說明要求:讀通、讀順;能說出課寫了什么、想表現(xiàn)誰;說出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
2、讀后檢查;讓學生選讀一段,了解讀通情況;用一句話說說自己讀后的收獲。
三、鞏固字詞
1、音:指讀生字并組詞,正音辨形(蓄——畜)
2、形:認識“裹”的字型規(guī)律(有:哀、衷)
3、義:讀第3題,說說詞義。(注意采用多種方法,不讀解釋)
四、再讀理序
1、分節(jié)指讀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課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摹#〞r間的先后順序)
3、分段,說說段意。
4、概括小標題(板書)
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五、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1、抄寫詞語
2、辨字組詞(自己編題)
3、分段,寫段意。
實踐作業(yè):找資料,寫一段介紹愛因斯坦的話。

第二課時
一、揭示探究主題
1、名言激趣:愛因斯坦是名人,老師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老師看大家能否結(jié)合課,提出一個做有價值的問題呢?(讓學生自主圍繞課提問)
2、揭示主題:關(guān)于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父親、小女孩、愛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個小主題,通過閱讀課、找資料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確重點:應該以哪一個為重點研究主題?(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題
1、先各自讀書,研究重點主題;再研究另一個主題。
2、小組合作:交流、完善結(jié)果,要求有一人說出結(jié)果。
三、交流推進探究
1、父親的看法;認為是——引導學生展示上節(jié)課收集的資料,進行證明。
2、小女孩的看法:認為不是——讀第2自然段,說自己的理由——根據(jù)第2、3段,說說自己的理由——辯論:愛因斯坦為什么連衣服也穿不整齊?(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jié)的品質(zhì))——角色表演,表現(xiàn)、體會愛因斯坦對孩子的關(guān)愛(讓學生選一個內(nèi)容表演,評價是否表現(xiàn)出愛因斯坦的兩個品質(zhì)。)——朗讀,表現(xiàn)(選一個部分讀)——引導:你覺得小女孩是怎樣的人?(天真、可愛,不迷信權(quán)威,與人交往有禮貌,有辦法等。)
3、愛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說明什么;讀有關(guān)句子——說說自己的認識(謙虛)——小結(jié):謙虛是他成為偉大的人的一個原因,謙虛就是偉大的人更偉大。
4、我們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結(jié)。
四、總結(jié)探究結(jié)果
1、學生小結(jié):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確的,因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
2、肯定激勵
五、作業(yè)
課后練習4、5
實踐作業(yè);與人合作,寫成課本劇并進行角色表演。


19《談禮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說理性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jié)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課前準備:
收集關(guān)于禮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略)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漫談禮貌。
1、板書“禮貌”,談談你對“禮貌”的認識。
(板書過程中相機指導“貌”的書寫)
2、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我們課本上也“談”了,(板書:談)讓我們一起看談了什么,怎么談的。
二、初讀課,整體感知。
1、自讀課,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再讀課,把課讀的通順、流利。
3、默讀課,看看課為我們講了哪幾個故事,讀完后,再想想,關(guān)于“禮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4、讀課新詞、難句。
咳嗽 糾紛 態(tài)度粗暴 出言不遜 彬彬有禮
安慰 師傅 減少矛盾 思想情操 化修養(yǎng)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5、點名檢查自讀情況,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重點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書寫生字。
1、學生自讀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范寫重點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3、學生描紅、臨寫。
四、布置作業(yè)。
第 二 課 時
一、聽寫詞句,溫習鞏固。
1、聽寫詞語。
彬彬有禮 岳飛暖人心 “冒失鬼”討人嫌
避免糾紛 減少矛盾 安慰師傅
2、師巡回了解學生聽寫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字詞的點撥、反饋。
(如:慰、嫌的書寫指導以及“師傅”和“師父”的書寫區(qū)別)
二、自讀課,整體入手。
(看看課圍繞著“禮貌”講了哪幾個故事?)
三、精讀故事,領(lǐng)悟禮貌。
(一)精讀感悟故事一。
1、整體讀。
(課用三個小故事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我們先讀讀《說岳全傳》中的一個故事。)
2、知故事:指導對話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1)抓“吼”指導朗讀牛皋的話。
(2)評價:眼前看見了怎樣的牛皋?這時候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3)引讀:所以老人—
(4)同法讀評岳飛的言行。
3、明道理。
(1)通過岳飛和牛皋的不同表現(xiàn),聯(lián)系我校校本課程《弟子規(guī)》進
行誦讀。(這正如《弟子規(guī)》所說的:)
(2)古人有訓,大家也感受到了。這正如俗語所說:“禮到人心暖,
無禮討人嫌”(相機理解“俗語”)
4、小結(jié)課用事例說理的表達方式。
(先講故事,后說道理。)
(二)舉一反三,讀悟故事二、故事三。
(我們繼續(xù)往下讀,看看下面的兩個故事講了怎樣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1、精讀感悟故事二。
(1)整體讀。
(2) 知故事:
重點指導朗讀、評價小朋友道歉的話“對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臟了!保ㄏ蟛幌笮∨笥训牡狼福浚
(3) 明道理:
小朋友用他的行動和語言取得了女青年的原諒,這是因為小朋
友做到了—(禮貌待人)。引讀:因為禮貌待人所以、、、、、、;所以說禮貌待人可以、、、、、、。
2、精讀感悟故事三。
(1)整體讀。
(2)知故事:重點指導朗讀、評價總理安慰朱師傅的話。感受總理
語言的雅、和氣、寬容。
(3)明道理。
(4)質(zhì)疑解疑。結(jié)合生活例子理解“思想情操、化修養(yǎng)”。
3、總結(jié)感受說理性的表達方式。
(先講故事,后說道理。)
四、回歸中心,明白道理。
(三個小故事,我們都學完了。它們都是講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三個小故事綜合起說明了什么道理?我們一起讀讀課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齊讀第一、五自然段。
2、交流中心句: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板書:禮貌待人 優(yōu)良傳統(tǒng))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齊讀)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3、聯(lián)系上下理解古訓的意思。
4、理解禮貌待人的作用。(板書:和諧美好)
5、依據(jù)板書,背誦第一、五自然段,把道理記在腦子里。
五、師生互動,交流“禮貌”。
(古今中外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禮貌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讓我們一起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還可以用一兩句話說說你對禮貌的感受。)
1、學生生交流古今中外關(guān)于禮貌的古訓、名言、俗語、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教師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訓、名言等。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作者: 松蘇內(nèi)吉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yǎng)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作者: 孟德斯鳩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 岡察爾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赫爾岑)
六、讀寫結(jié)合,活學活用。
寫一個與課禮貌故事結(jié)構(gòu)相似,關(guān)于禮貌待人一個禮貌小故事,一個禮貌小道理的小練筆。
板書設(shè)計:

《習作5》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迎"六一"征稿啟事》,弄清征的要點。練習向各種兒童報刊投稿。
   2、根據(jù)征啟事的要求,進行寫人的習作練習,寫一個"我身邊的小能人"。
   3、學習用一兩個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時間:2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翌}。
 。ǘ┲笇W生讀懂《迎"六一"征啟事》。
  1、讓學生自讀《迎"六一"征啟事》。
  2、思考:這則征啟事的要點:
 。1)題目(范圍)是什么?
 。2)征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3)參賽對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時候?
  3、學生閱讀后回答。
 。ㄈ└鶕(jù)習作指導提出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1、指導審題:教師板書作題后,啟發(fā)提問:寫誰?小能人可以在幾個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也可以是在某個方面具有特長的?
  2、開拓思路,選擇材料:從小能人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找材料,也可以從他某個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或獨有特點去找材料。
  3、指導學生圍繞重點材料寫具體。
 。1)你打算表現(xiàn)小能人的什么突出表現(xiàn)或特長?
  (2)你想通過寫什么事表現(xiàn)他的這個特長或突出表現(xiàn)?
  (3)師小結(jié):選擇事例要典型。
  (4)你相怎么寫這件事?說一說,要求把反映人物特點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描寫出,突出重點。
 。5)學生嘗試說,指名說一說,師相機點評。
 。6)師:寫事要典型,但不要憑空想象,要寫真事,講真話。
 。ㄋ模⿲W生草稿。
 。ㄎ澹┮髮W生留心各種報刊刊登的征啟事,踴躍投稿

練習5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diào)
   3、讀一讀對韻歌。
   4、給下面的字加上標點符號。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小詩《問到底》
   7、口語交際:給家鄉(xiāng)環(huán)保提建議8、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給家鄉(xiāng)環(huán)保提建議
  [作業(yè)設(shè)計、安排]
  [課內(nèi)]
  習題二~四題
  [課外] 練習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描紅。
  2、練習輕聲的讀法,正確區(qū)重音和輕聲。
  3、讀一讀對子,培養(yǎng)語感,理解對子的大體意思,并練習對對子。
  4、加標點,學習頓號的用法。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讀貼,注意這句話中每個字的筆畫各布局。
  對重點字進行指導
  3、練習描紅
  反饋、評點、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分小組讀讀議議,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diào)有什么異同。
  (2)討論完后,請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說討論的結(jié)果。
  (3)請同學讀一讀,注意把輕聲讀好。
 。4)再讓全班同學讀一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一讀,標出自己讀得可能不夠準確的字詞。
 。2)讓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或請教別人解決,也可以查字典解決。
 。3)理解后再請同學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清麗雅致的校園生活情味。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2)用鉛筆給這兩個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3)分小組討論正確答案。
 。4)指導,歸納,總結(jié)。
 。5)讀一讀。
  3、練習
  今天媽媽從超市里買了蘋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開學了我到商場的具部買了尺子鉛筆橡皮盒等嶄新的具
  4、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語。
  2、讀一讀《問與底》這首小詩,理解詩意。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請學生讀成語,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2)糾正讀得不正確的成語,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強人意”這兩個成語。
 。3)再請學生正確朗讀。
 。4)讓學生說說這些成語中自己已經(jīng)大體理解的成語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語請教別人。
  (5)讓學生自己再讀讀,找找這些成語有哪些共同之處。
 。6)齊讀成語,讀出成語歌的韻味。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小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討論這首小詩的意思。
 。3)理解詩意,再請學生讀,聽聽他是否讀得好。
  (4)全班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3、練習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口語交際:給家鄉(xiāng)的環(huán)保提建議。
  教學口語交際
  一、課前準備
  到生活環(huán)境中進行污染調(diào)查,有條件的可延伸到農(nóng)村和野外。
  二、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話題:給家鄉(xiāng)環(huán)保提建議
 。2)學生自讀課題要求。
  3、指導
  (1)引導學生閱讀書上的要求
 。2)指導學生說說書上的要求。
 。3)指名說說調(diào)查到的情況
  4、練習
 。1)根據(jù)學生調(diào)查的內(nèi)容,組成討論小組。
  (2)請小主持人主持討論交流。
 。3)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4)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對大家說說調(diào)查到的環(huán)保情況。隨機指導。
  (5)學生交流發(fā)言。
  5、強化。
 。1)要求學生將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和建議加以整理,再當眾說一說。
  (2)寫一份建議書。

20、七律 長征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毛澤東同志嗎?你都知道哪些有關(guān)他的事跡?學生結(jié)合課外收集的相關(guān)資料簡單匯報已有知識。
2、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對課學習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吧!
二、放手閱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學課
A、各自輕聲讀課,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B、請同桌互相讀讀、聽聽,糾正讀錯的字音。試著解答一下對方不懂的問題
C、全班匯報交流,讀準詞語,理解不懂的詞語。
2、指名學生逐句朗讀詩歌(七律:七言律詩,每兩句為一聯(lián))
理解詞語的意思:
逶迤:彎曲綿延的樣子。
磅礴:氣勢雄偉的樣子。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或稱南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長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福建出發(fā),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陜北,行程二萬五千余里。
3、你都知道哪些有關(guān)長征的事?學生介紹有關(guān)長征的歷史事實。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實力,從江西瑞金出發(fā),一路跋涉水:翻過五嶺,突破烏江,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過草地,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紅軍戰(zhàn)士靠著自己的雙腳,走過了十一個省,行程25000余里,完成了舉世無雙、驚天動地的萬里長征。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lǐng)中央紅軍越過岷,長征即將結(jié)束。回顧長征一年紅軍所戰(zhàn)勝的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zhàn)斗豪情,以極其輕松的筆調(diào)寫下了這首氣壯河的偉大詩篇。
三、再讀詩句,質(zhì)疑解疑:
1、介紹這首詩的體裁:這是一首七言詩。所謂的七言詩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個字,一共有八句話。就是七律。七律詩中間四句兩兩相對應,而且朗讀的時候還有和諧的韻律與鮮明的節(jié)奏。
2、通過同學的介紹,我們知道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那么,現(xiàn)在我們自由讀讀這首詩,體會舒適的韻律與節(jié)奏。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
3、教師小結(jié):這首詩一共有八句話,每兩句子為一聯(lián),分別被稱作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4、讀讀全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標畫在書上,提出,我們共同解決。
四、指導朗讀《長征》
五、布置作業(yè)
1、思考每句詩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帶領(lǐng)學生細讀鑒賞,領(lǐng)略詩境,學習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朗讀詩題
2、“七律”代表什么?“長征”呢?
3、檢查,個別朗讀全詩
二、細讀鑒賞,領(lǐng)略詩境
1、教師朗讀,學生思考: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長征圖”?
2、小組討論
3、交流:
騰越五嶺圖
疾跨烏蒙
巧渡金沙江
飛奪瀘定橋
喜踏岷雪
4、在這幾幅圖中,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幅圖?讀讀說說自己欣賞的“圖畫”;還可以結(jié)合自己收集的課外資料講一講自己欣賞的理由。
5、學生自學,在詩歌的精華處圈圈畫畫
6、全班交流:談自己欣賞的圖圖。
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五幅“征難圖”
A、“騰越南五嶺”.“疾跨烏蒙”
(1)出示:“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2)想象這五嶺、這烏蒙是什么樣的呢?紅軍在翻越這些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3)這“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細浪”、“滾動的小小泥丸”呢?那該怎么讀呢?(體會詩句反襯紅軍的英雄氣概,突出紅軍藐視并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精神。)
(4)再帶著對紅軍崇敬的心情讀一讀。
B、“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
(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2)補充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回憶《飛奪瀘定橋》等課,感受長征途中的險惡。
(3)感受自然環(huán)境的險惡和與敵人戰(zhàn)斗的激烈,體會紅軍的無畏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4)從這九死一生、背水一戰(zhàn)、急流險灘、槍林彈雨、嘹亮號角、奮不顧身的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能把它讀出嗎?
C、“喜踏岷雪”
(1)出示:“更喜岷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翻越大雪,帶給紅軍的又是什么呢?讀一讀。
(3)克服了重重困難,勝利就在眼前,這一切怎么不令紅軍欣喜若狂、興奮不已呢?讓我們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吧!
4、加深理解,回歸全。
A、紅軍長征僅僅遇到了這五個困難嗎?
(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只等閑!敝锌梢泽w會到,在這25000里的長征路上,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要走過萬水千,要紅歷過千難萬險。)
B 那毛主席為什么只寫了五幅“征難圖”?(它是由幾幅畫構(gòu)成的包容天地、氣象萬千的歷史畫卷,包含了紅軍長征途中所有的艱難困苦,只是這些太多,說不完、道不盡,詩只選幾個典型的畫面作藝術(shù)概括。)
三、播放歌曲,提升情感。
1、讓我們帶著對紅軍英勇無畏、不怕艱險、樂觀向上的贊嘆之情,再朗讀全詩吧!
2、播放歌曲
四、朗讀背誦,布置作業(yè)
1、熟讀成誦。
2、課后收集毛澤東主席的詩詞,感受其詩詞的風格。
板書設(shè)計:
20、七律 長征
騰越五嶺圖
疾跨烏蒙
巧渡金沙江 英雄氣概
飛奪瀘定橋 樂觀精神
喜踏岷雪
教后反思:


21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結(jié)合課內(nèi)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課。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事。板書課題: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2、簡介彭德懷。
  3、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
  二、自讀課:
  1、自學要求:
 、僮x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诋嫵霾欢脑~語,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理解。
 、鬯伎冀翌}時所提出的問題。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yè)
  1.練瀆課。
  2.抄寫生字詞。
                第二教時
  一、默讀課,思考:
  1、彭德懷既然那么喜愛大黑騾子,為什么要把它殺掉?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歸納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zhàn)土,為了讓更多的戰(zhàn)士走出草地,他才殺了牲口。
  二、再讀課:
  1、用“——”畫出表現(xiàn)彭德懷愛騾子的語句,
  用“??”畫出表現(xiàn)彭德懷愛戰(zhàn)士的語句。
  2.同座交流,討論,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1)學生讀表現(xiàn)彭德懷愛騾子的語句。
  (2)彭德懷是個鐵骨錚錚的軍人,對待大黑騾子卻是如此深情,讓我們再好好地體會體會。
  (3)投影映示其中的幾個句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闭f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僮x了這段話,你們有何感覺?
 、谂淼聭褳槭裁催@樣愛大黑騾子呢?
 、壑笇Ю首x。
  出示: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①這里為什么用省略號?你認為可以補充什么內(nèi)容?引導學生想象彭德懷的內(nèi)心活動、神情,體會他對大黑騾子的感情。
 、谥笇Ю首x。
  出示:彭德懷推開警衛(wèi)員端的一碗肉湯,發(fā)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倥淼聭褳槭裁闯圆幌氯鉁?你有這方面的切身體會嗎?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去將心比心,體會彭德懷內(nèi)心的痛。
  ②指導朗讀。
  (4)學生讀能表現(xiàn)彭德懷更愛戰(zhàn)士的語句。
 、偎垡姂(zhàn)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上。
 、诂F(xiàn)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決燃眉之急。(理解“燃眉之急”)
 、鄄筷牞F(xiàn)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讀2-20自然段。
  (1)同座練讀。
  (2)指名讀,評價(要讀出彭德懷愛騾子但更愛戰(zhàn)士的心理)
  三、談談你對課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四、作業(yè):
  1、分角色朗讀課。
  2、收集有關(guān)彭德懷的小故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52166.html

相關(guān)閱讀: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