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鄭人買履文言文意思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學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鄭人買履,既是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更是一寓言,說的是鄭國人因過于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
  1.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2.欲:將要,想要。
  3.者:......的人。(定語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測量。
  6.而:連詞,表示承接。
  7.置:放置,擱在。
  8.之:代詞,代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攜帶。
  14.已:已經。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碼。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罷: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說。
  25.寧(nìng):寧可。
  26.無: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詞 【讀音】履:lǚ 邊音,第三聲
  【讀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聲
  【讀音】寧:nìng 鼻音, 第四聲
  【讀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聲

譯文
  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碼,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挑好了鞋子,才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為什么不用你的腳去試試鞋的大小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了笑柄。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可能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fā),不從實際出發(fā);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iaoxue/671085.html

相關閱讀:《子劉子自傳》練習(附譯文及答案)
駱賓王《詠鵝》-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鑒賞
《公冶長背諾(8分)》閱讀
張志和《漁歌子》?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
文言文閱讀(9分)《高山流水》附答案